[1] 吕学强, 任飞亮, 黄志丹, 等. 句子相似模型和最相似句子查找算法[J].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24(6): 531-534.[2] 杨晓明, 罗振声. 模式匹配在中文问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6(3): 319-322. [3] 朱礼军, 陶 兰, 刘 惠. 领域本体中的概念相似度计算[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32(S1): 147-150.[4] 秦 兵, 刘 挺, 王 洋, 等. 基于常问问题集的中文问答系统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3, 35(10): 1179-1182.[5] 李 霞, 张太红, 李 莉. 潜在语义索引在FAQ构建中的应用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3(6): 778-781.[6] 顾 榕, 王小平, 曹立明. 一种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查询扩展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40(18): 23-25.[7] 裴 婧, 包 宏. 汉语句子相似度计算在FAQ中的应 用[J]. 计算机工程, 2009, 35(17): 46-48.[8] 陈红红, 李 辉, 李新春. 基于领域本体的概念格语义匹配[J]. 郑州大学学报: 理学版, 2010, 42(2): 70-73.[9] Richard B. Dynamic Programming[M]. Princeton,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10] 车万翔, 刘 挺, 秦 兵, 等. 面向双语句对检索的汉语句子相似度计算[C]//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 哈尔滨: [出版者不详],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