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富平, 刘鸿玮, 张锲石, 段冠庄. 基于深度特征抑制的遮挡人脸识别网络[J]. 计算机工程, 2024, 50(8): 259-269. |
[2] |
李倩, 向海昀, 张玉婷, 甘昀, 廖浩德. 结合高斯滤波与MASK的G-MASK人脸对抗攻击[J]. 计算机工程, 2024, 50(2): 308-316. |
[3] |
高小方, 原玉梁, 温静, 白雪飞. 面向相交多流形聚类的标签传播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23, 49(6): 90-98. |
[4] |
李林珂, 康昭, 龙波. 基于黎曼流形的多视角谱聚类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23, 49(1): 113-120,129. |
[5] |
徐润昊, 程吉祥, 李志丹, 付小龙.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含遮挡人脸识别[J]. 计算机工程, 2022, 48(5): 289-296,305. |
[6] |
黄义妨, 魏丹丹, 武淼, 李慧斌, 郭勐. 面向不同传感器与复杂场景的人脸识别系统防伪方法综述[J]. 计算机工程, 2021, 47(12): 1-18. |
[7] |
柯鹏飞, 蔡茂国, 吴涛.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与集成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20, 46(2): 262-267,273. |
[8] |
王丽娟, 李可爱, 郝志峰, 蔡瑞初, 尹明. 基于低秩表示的鲁棒回归模型[J]. 计算机工程, 2020, 46(1): 74-79,86. |
[9] |
马钰锡,谭励,董旭,于重重. 面向VTM的交互式活体检测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9, 45(3): 256-261. |
[10] |
张裕平, 龚晓峰, 雒瑞森. 基于稀疏化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J]. 计算机工程, 2019, 45(12): 232-236. |
[11] |
黄涛涛,顾晶晶,庄毅. 基于半监督拉普拉斯映射的移动定位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8, 44(1): 144-148,153. |
[12] |
魏明俊,许道云,徐梦珂. 于均方差度量分块的自动加权稀疏表示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7, 43(5): 174-178,184. |
[13] |
廖周宇,王钰婷,谢晓兰,刘建明.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人脸识别[J]. 计算机工程, 2017, 43(12): 248-254. |
[14] |
冯思宇,雷印杰,周新志. 针对单样本人脸的三维部分人脸识别[J]. 计算机工程, 2016, 42(9): 144-150. |
[15] |
黄淼,王刘涛,张海朝. 基于Gabor小波变换与K-L高斯黎曼流形判别的人脸识别[J]. 计算机工程, 2016, 42(9): 208-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