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旺宇, 王中华, 李亚晖. 基于VTCM的分布式可信度量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20, 46(8): 223-227,234. |
[2] |
王勇,张雨菡,洪智,文茹,樊成阳,王鹃. 基于TPM 2.0的内核完整性度量框架[J]. 计算机工程, 2018, 44(3): 166-170,177. |
[3] |
胡计鹏,谭励,杨明华,张亚明. 一种基于可信密码模块的用户行为度量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7, 43(5): 121-128. |
[4] |
刘智臣. 具有可信计算架构的安全操作系统实现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5, 41(9): 164-167. |
[5] |
李宏宇,付东来. 一种改进的组签名平台配置远程证明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14, 40(5): 99-102. |
[6] |
徐明迪,杨连嘉.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可信计算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14, 40(1): 130-133. |
[7] |
谷伟, 朱学永. 基于可信计算和HIP的Web数据库安全模型[J]. 计算机工程, 2013, 39(3): 63-66. |
[8] |
付东来, 彭新光, 陈够喜, 杨秋翔. 一种高效的平台配置远程证明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7): 25-27. |
[9] |
宗涛. 基于可信计算的结构性安全模型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20): 89-92. |
[10] |
杨蓓, 吴振强, 符湘萍. 基于可信计算的动态完整性度量模型[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2): 78-81. |
[11] |
杨明华, 陶灵姣, 杨斌, 杨银刚, 程宾. 高可信容错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15): 237-239,243. |
[12] |
李兆斌, 康志荣, 池亚平, 方勇. 基于AS联盟与信誉机制的域间安全路由协议[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14): 112-115. |
[13] |
杨文思, 张斌, 于爱民. 基于流量特征的可信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12): 115-117. |
[14] |
冯聿梦. 一种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电子投票方案[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06): 1-6. |
[15] |
闫建红, 彭新光. 基于混合加密的可信软件栈数据封装方案[J]. 计算机工程, 2012, 38(06): 123-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