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和查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2006年, 第32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06-07-05
  

  • 全选
    |
    博士论文
  • 石明洪;罗永军;白英彩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减少系统的资源消耗是对等网络设计的目标之一。该文对基于聚类的对等网络建立了负载的抽象模型,根据实际系统中采集的数据分析了节点的动态特性,并分别在节点能力相同、节点的能力的异构和系统处于动态的情况下,对聚类的数目进行了优化分析,为设计和构造对等网络提供了依据。
  • 陈建新;杨宇航;龚 玲;曾 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4-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装箱问题中,下次填充法(NF)由于其在线特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种算法由于按照物件到达先后顺序来填充,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该文根据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的实际应用,在NF算法基础上添加了置换功能,提出两种新的算法:最后物件置换算法和每个物件置换算法。由于物件被置换后,可能会被填充到后续箱内,因此称之为准在线算法。通过平均分析发现,这两种算法性能比NF算法有较大提高,类似于智能NF算法的性能。
  • 吴金勇;;虞致国;马国强;徐健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互补的小波域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在图像小波域的两个子频带中以互逆的顺序分别嵌入水印信息。水印提取时通过阈值判别选取两个小波子频带的水印信息进行互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常见的信号处理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 陈优广;顾国庆;张 薇;许彦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的表格识别算法速度较慢,且仅能容忍表格线的微小断线,文章给出了基于顶点链编码的表格单元格矩形识别算法,利用边界标定自动机,标定表格单元格内环边界并生成顶点链编码,利用顶点链编码特性,有效地去除表格框线上的锯齿,修复断裂的框线,通过搜索单元格矩形4个角的顶点链编码来获得表格单元格的矩形区域。实验证明本算法具有速度快、鲁棒性高、抗表格框线断裂等优点。
  • 黄毅群;卢正鼎;胡和平;李瑞轩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保持隐私是未来数据挖掘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在不共享精确数据的条件下,获取准确的数据关系是保持隐私的数据挖掘的首要任务。该文介绍了分布式环境下保持隐私的数据挖掘的基本问题和措施,研究了一种基于向量点积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给出了一种安全的向量点积协议。对于垂直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库,该协议既可用于搜索频繁项集,又能保持各方数据的隐私。

  • 周文莉;雷振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BitTorrent软件的广泛应用,网络中的BT流量越来越多,对BT流量进行建模分析,并对BT系统中的文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BT系统的downloader和seed模型,以及文件热门程度的评估方法,并用该流量模型和评估方法对网络中的一些BT共享数据进行了分析。

  • 张桂玲;孙济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8-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将系统调用的顺序特性和频度特性相接合来构建入侵检测模型(COFIDS模型)的新方法,该模型采用kNN(k-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er)算法实现入侵检测,并利用一种改进的相似因子,来增加系统调用序列间相似度的差别,减少了识别误差,提高了检测率,降低了入侵检测的误报率。实验表明,COFIDS还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干扰的能力。抗噪声干扰的能力。
  • 徐 震;冯登国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组织的信息资源往往根据组织结构维护,其中存在大量同构的、拥有同类信息资源的单元。传统RBAC模型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访问控制时需要为每个同构部分定义权限和角色。其中存在大量冗余的工作,特别在同构单元数量很多时授权管理非常困难。该文提出了一个支持组织结构的RBAC模型,模型引入了组织结构,定义了抽象的角色,通过将抽象角色与组织结构单元关联解决上述问题。还给出了模型的扩展以支持角色的使用范围限制和细粒度访问控制。
  • 赵其刚;李群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混沌相关理论对具有综合业务应用的IP网流量进行了混沌特性与预测分析,提出了基于混沌预测的IP QoS实现模型与算法。OPNET的网络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静态QoS参数配置方法和基于测量的QoS设置方法比较,该模型及方法在网络重负载环境下使各业务的QoS性能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 唐 彦;王志坚;吴 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6-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概述排队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排队系统的数学特性,构建了新的事件驱动的仿真算法,应用Java对M/M/c,M/M/c/N, G/G/c/∞/K,G/G/c/N/K等排队系统进行仿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基于Java用新算法仿真排队系统有速度快、精度高、应用面广等优点。
  • 胡 勇;;方 勇;;肖 龙;李焕洲;;蔡 恒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信息体流动全过程中信息系统资源的分布规律,研究信息系统风险点的分布情况,并对信息系统的风险做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信息系统风险分析和定量评估的可供参考的数学模型和工程方法。
  • 软件技术与数据库
  • 朱 军;龚建华;张健钦;吴 娴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32-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地形可视化服务为目标,建立地形可视化服务框架,研究服务运行机制、数据资源代理和服务管理等关键技术。该文研究了Java环境下的地形实时可视化程序设计和细节层次模型简化等关键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应用案例, 给出了实际测试的结果,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

  • 陈建英;;刘心松;谈文蓉;刘 韬;谭 颖;王 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DPDBS中数据库副本数、数据库分布等信息的动态性,提出全局数据目录的动态管理和维护算法。该算法将数据目录一致性检查嵌入数据库执行过程中,通过改进两阶段提交协议和采用捎带、恢复和并行处理等技术,在低开销的情况下动态地保证了全局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 张秀国; ;张维石; 史金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个基于KPN(Kahn Process Network)的动态服务组装模型,目的是减少动态服务组装的不可预见性以及服务不匹配现象,提高动态组装的成功率。该组装模型采用KPN及相应的KPN调度策略对服务之间的动态交互进行建模。介绍了该组装模型的数据流建模及调度策略,并以一个船舶信息查询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组装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 冯素云;;侯惠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度量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该文主要针对面向对象软件经过分析度量后得出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主要基于面向对象程序中类的耦合度、内聚度、继承性、复杂度等进行展开,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度量指标的可信度,以保证从整体上把握面向对象软件产品的质量。

  • 石志宽;;谢俊元;方 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工作流协作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制约工作流之间形成协作关系的通信、协作工作流控制、协作环境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服务的工作流协作模型。模型在工作流协作时的控制机制、协作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
  • 周 谦;冯晓兵;张兆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减少和隐藏cache失效的延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编译器为了得到cache访问命中的情况,往往使用模拟器去跑一遍来得到结果,这样的速度很慢。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提出了在编译器中作cache profiling来获取cache访问的信息。类似于value profiling和stride profiling,cache profiling对访存指令作插装,可以有效地提高速度,并且只需要编译器的支持即可。Cache profiling获得的信息可以用来改进指令调度、软件预取、生成cache hint和辅助线程等。
  • 马伟勤;李涓子;金正晔;丁 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报表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在报表系统中设计了算法,包括用来检测循环依赖和依赖路径的算法,以及自动重新计算依赖于一个改变单元格的单元格集合的顺序的算法,解决了循环依赖和自动重新计算的问题。
  • 郑震坤;张 阔;王小鸽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52-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COM的可连接对象技术和对复合事件的识别过程,给出了在可连接对象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扩展的EFL事件模型,并且在其中加入了对复合事件的支持,此外还阐述了利用XML对事件进行表述的方法。介绍了基于EFL构件模型的反射式中间件PURPLE,并着重说明了EFL事件机制在PURPLE环境监测和自适应过程中的应用。
  • 郭加树;刘 展;李 旺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软件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常把一个大的系统划分为许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完成各个具体的功能,最后采用一种合适的方式把各个子系统有机的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该文在对Windows的管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管道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地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
  • 吴 年;;张 昱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立即计算谓词并即时输出的XML流数据查询系统XSIEQ。XSIEQ采用修改了的下推自动机技术,对多个XPath式按前缀共享的方式构造NFA,并对NFA状态进行类型标记和添加索引;从而在运行时能快速确定谓词计算和数据缓存等动作的时机,实现了即时处理;最后给出了XSIEQ和YFilter的查询性能对比及分析。
  • 周 维; ;阎保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在网格情况下数据库系统所面临的新情况,着重分析了单点访问源和多点访问源两种主要的数据库访问模式。阐述了中科院数据网格项目中数据库统一访问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实现。最后对项目经验进行了总结。

  • 王赟华;;陈蔚薇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最先进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工程,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该文采用了Telelogic公司的UML2.0工具Tau Developer,利用其最强大的两个功能——模型验证和代码自动生成,进行了某空间实验设备的热控系统建模设计,实现了模型验证和代码自动生成。

  • 王志刚;王民北;骆雷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BSD(Component 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在嵌入式开发领域正逐步得到应用,软件构件的非功能属性(Non-Functional Attribute, NFA)对开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现有的模型专注于构件复用框架的建立,通过建立一些框架模型进行定性的描述,缺乏量化的评定。该文通过建立一个层次分析模型,对影响嵌入式软件构件的NFA的各种不可度量的模糊描述,细分为每一个都可以进行测量的子属性,根据考察构件所应用领域的侧重点不同,赋予不同属性不同的影响权系数,进而计算出一个描述NFA的数值,在实际工程中可以作为构件NFA的考察指标。

  • 曾红卫;滕中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69-7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模式和形式化是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该文的目的是对设计模式的形式化进行探讨,其中心是设计模式“结构”的形式化。文章以抽象类、抽象函数为基本对象,分析了设计模式中类和函数间存在的各种基本关系和关系性质,提出了“层次”概念。在此基础上,以设计模式“修饰”为例说明了用Z语言形式化设计模式的方法。

  • 董耀祖;;周正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基于X86的主流泛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及完全虚拟化技术(Full-virtualization)尤其是芯片虚拟化技术的支持。描述了两个实现泛虚拟化技术的系统虚拟机Denali及XEN,阐述了完全虚拟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支持两种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展望了虚拟机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应用。

  • 张晓琳;;谭跃生;董焕芝;王国仁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74-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ML正在迅速成为Internet上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存储与查询XML数据变得日益重要,如何快速、准确地查询面向对象的XML数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索引技术是提高查询效率的有效方法。该文基于路径仓索引模式,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XML数据的查询处理技术。

  • 王兆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据库中空值的估计是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值型数据的云模型空值估计方法是将数据库中之数据先作云的数字化处理,然后利用云模型产生空值替代值,这种估计空值的新方法尊重原始数据的分布特征,具有人类自然行为的特征,比其它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平均估计准确率。
  • 沈云斐;沈国强;蒋丽华;覃 征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80-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nternet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对个性化服务需求急剧增加。该文通过分析个性化挖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时效性的Web页面个性化推荐模型。该模型的挖掘算法在FP-Tree的存储结构上加入时效价值系数,并进行增量挖掘。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挖掘出来的信息,能够更好地符合用户的真实需求。

  • 赵庆水;申利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柔性软件的开发和研究,在总结柔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柔性软件的特征提出了新的软件柔性的定义,并结合面向对象的技术给出了面向对象的软件柔性度量模型,该模型包括有效适应性、易用性、响应速率和成本比率4个侧面。为了使度量客观、具有操作性,对每一个侧面又进一步细化为若个要素,并具体定义了每一个要素的度量方法。

  • 王 颖;李立新;黄伟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基于传统OS API开发网络并发服务器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通信接口机制将其进行封装,强化其接口类型,提高并发性,提高了并发服务器的可移植性、健壮性和扩展性。
  • 肖正兴;;杨庆红;薛锦云;石海鹤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gent技术的发展为程序设计ICAI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Agent平台为Agent的构建以及Agent之间的通信提供了支撑。该文提出了基于Agent的程序设计ICAI模型,并在JATLite代理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该模型,利用多Agent之间的合作将现代教育技术贯彻在教学过程中。
  • 网络与通信
  • 李勇军;蔡皖东;王 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断层扫描是一种新的网络外部测量方法,与传统的网络内部测量方法不同,它是根据网络边缘的测量来推测网络内部属性或网络拓扑的,从而实现与网络结构或协议无关的网络测量。综述了网络断层扫描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吴晓非;周文莉;苏驷希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9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实际流量数据的分布式Internet性能监测方法,该方法相比一般的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具有易于实现、可扩展和更贴近用户真实感受的特点。简单的理论分析表明,只需要较少的测量用户,就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该文根据该方法进行了实现,并经实际网络测量采集了数据,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杨德婷;南 凯;阎保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9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格的核心任务是管理分布在Internet广域环境中的各种类型的软硬件资源,为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虚拟的共享资源的计算平台。如何将数据库资源并入现有的网格架构,满足更加广泛的网格应用的数据访问需求,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提出了一套网格环境中的数据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案,以网格服务的形式封装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跨越异构网络环境、异构操作系统环境和异构数据库平台的统一访问模式,从而将数据库资源加入到网格环境中。

  • 沈海华;鞠大鹏;沈美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升级和扩展是机群服务器系统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多级副本分布的机群服务器系统重构和动态扩展模型及结点动态添加算法,采用优化的局部平衡文件迁移策略,有效减少系统动态添加新结点时的文件迁移开销,支持机群系统的动态扩展。

  • 张 丽;;余镇危;张 扬;李 宁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带度和延时约束的覆盖组播动态路由问题,提出了动态适应性覆盖组播路由协议OMP,给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触发重组的组播路由算法——动态覆盖组播路由算法(DDCOMR),最后对该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推证,对协议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网络模拟。

  • 朱小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06-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对传感网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在满足特定应用要求的网络指标下,尽可能节约能耗从而延长网络生存期。这些研究假设WSN为一个能够感知真实物理环境的孤立网。然而,实际客户通常处在远离WSN的Internet上,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使客户能驱动WSN收集数据并将其快速地传输给客户,因此该文基于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一种能够面对多种挑战的传感网与IP网集成方案,采用用户代理、应用代理、注册代理、资源管理器架设WSN与Internet之间的桥梁。通过组件描述和查询操作流程分析,说明了该集成方案较已有框架更加灵活、可靠、能量有效,从而使Internet不同种类的应用能够尽可能快速地获得低成本的WSN查询服务。

  • 孙功星;于传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网格计算技术的进展和DataGrid/EGEE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高能物理的应用和高能所计算资源当前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网格计算系统,整合高能所几个分离的PC Farm计算系统,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

  • 陈绍宇;宋佳兴;刘卫东;王 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覆盖网络的数据网格副本定位机制。该机制采用Chord算法将位于副本定位服务顶层的全局副本目录节点组成一个P2P覆盖网络,从而起到均衡负载、提高性能的目的。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机制具有良好的性能、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乐光学;;曾志峰;吴启月;曾南贵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的移动IP切换机制存在切换时延大,分组易丢失,安全性差等问题。该文从移动IP切换的关键问题移动检测出发,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有效的自适应主动预测邻居移动IP切换机制,运用主动自适应预测算法,根据网络和移动主机的运动状态动态智能地预测移动主机的切换,实现快速平滑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与现有机制相比,极大地减少了切换时延和切换次数,保证分组按时到达,提高了系统的切换性能,保证了系统的QoS

  • 严 祥;陈克非;郑 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集中式管理的架构,提出了一套新的SSO方案,避免了每次使用资源都需要一次登录的问题,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带宽。与现有的SSO方案相比,该方案进行了简化,同时考虑了与数字家庭目前使用的UPnP协议的兼容,尤其在登录完成后可以主服务器离线这一性质是现有所有SSO方案都不具备的,特别适合数字家庭领域的应用。
  • 周长义;杜 旭;徐侃如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借鉴Linux/RK的资源调度思想,为嵌入式实时Linux提出了一种网络实时方案。主要对现有的RTLinux进行改造,突出网络实时的应用。通过改造Linux的网络子系统,得到一个微型网络子系统,移植到RTlinux微内核中。为网络子系统设计多个处理通道,支持网络并发调度,这由多个针对不同应用的内核线程实现。解决了Linux系统中网络实时性能不高的问题。

  • 翟 鹏; ;李登道;毕经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AS间BGP路由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推断导出策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S关系的AS间BGP路由策略验证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发现AS间异常的prefix宣告,从而可以实现对路由策略的验证。然后用该方法对AT&T的两个AS间的BGP路由策略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张方舟;;王东安;;李 生;秦 刚;;宋 成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了用J2EE安全机制来支持RBAC模型的方法。给出了J2EE保护系统的配置,并设计一个鉴权决定算法。用J2EE安全的描述语言定义了RBAC模型,给出了实现J2EE安全服务的需求。通过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部署和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吴勇英;杨志义;姚华新;施笑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28-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mith预估反馈控制方法,通过离散事件仿真,对实时CORBA事件通道中任务的QoS级别进行控制,从而控制事件通道中的任务流量。试验结果证明,用该控制方法对事件通道进行性能控制,能够获得低延迟、高可靠的实时通信。
  • 张 涛;张 军;柳重堪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现有的MPLS技术,结合移动卫星网络的特点,给出了卫星MPLS的顶层设计,包括网络结构设计、协议体系设计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等,并具体分析了构建卫星MPLS网络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 杨华杰;张尧学;周悦芝;郭关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3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器集群在透明计算新模式中的引入,需要多种资源(CPU、内存和I/O等)有效共享。针对传统负载平衡算法考虑资源因素单一、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透明计算的负载平衡算法(LBTC),它充分考虑系统多种资源,并采用负载向量表征和协调。通过不同平均内存需求情况下、不同系统中、不同算法执行复杂任务时的平均减速比较,表明LBTC能以适当增加计算复杂度为代价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系统性能。
  • 李铁帅;梁爱民;王克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各种移动设备在计算能力上有所区别,目前没有一种较好的机制能够使Web内容根据移动设备的性能转换成不同页面大小。该文给出一种通过注释Web页面的方法来实现自适应移动设备,在不改动原有网站的基础上根据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生成合适的Web内容。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设备自适应性、用户订制和转换速度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 林 娜;奚 诚;马允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MPICH作业提交方式的研究,进而优化作业的提交过程,提出了一种SBM方法,即一种新的作业提交方式,减少了通信的时间,得到更高的通信性能,实现了对MPICH作业提交方式的改进。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BM方法的MPICH系统,并与采用传统方法的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证明了在大型并行计算中,基于SBM作业提交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通信性能。
  • 李 伟;田 野;赵保华;周 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一种基于文法分析技术的ABNF通用解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只须通过配置协议的ABNF规则集,ABNF通用解析模块就可以自动对该规则集上定义的协议文本消息进行解析。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专用解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严格和通用的特点。

  • 熊齐邦;黄明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4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Netflow的网络流量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中各组件的功能,并对其中的核心部分——Netflow处理模块——进行了分析;该模块的设计采用基于事件驱动的异步网络框架Twsited,与传统的基于进程或多线程的设计相比,该设计节省了系统资源,避免了多线程的复杂性并且在网络流量很高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吞吐性能。

  • 王 帅;刘 雷;柴乔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47-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纯IPv4节点与纯IPv6节点之间的通信问题。基于NAT-PT机制的转换网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该文对NAT-PT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应用Netfilter功能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NAT-PT机制的转换网关的一种模块化设计。
  • 李 强;王 宏;王乐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5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大规模、异构网络带来的问题,以及传统的分布式管理模型的不足,简述了P2P和分布式网管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2P的分布式网管模型,并重点分析了模型最关键的部分:网管工作站。讨论了模型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 安全技术
  • 马占锋;;梁 力;张玉军;赵秋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用户进行认证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保障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为了满足无线移动环境下不同用户的认证需求,文章基于Diameter协议和EAP协议设计了一种支持多种认证方法的认证机制,该认证机制具有良好的易扩展性,并且易于对不同认证过程进行管理。通过应用测试,认证性能良好。

  • 李 虓,何明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5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个具有可收回代理权特性的公平盲代理盲签名方案。该方案能安全收回代理签名权,克服目前许多代理签名方案代理签名权难以收回的缺陷,同时在代理签名权收回后,以前的有效代理签名仍能得到验证。该方案既保障了原始签名人的权益,又保护了代理签名人的隐私,更好地体现了公平性原则。由于方案能保证代理签名人每次以不同的别名进行有效的签名,因此还具有很好的使用灵活性。
  • 彭银桥,甘元驹,周继承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59-160,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已有的多数秘密分享方案是基于特殊的门限接入结构。该门限结构假定各分享者具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和安全,这是难以实现的。基于离散对数和大整数因式分解,提出了一种具有广义接入结构的并能有效防止秘密管理者和成员欺诈的多秘密分享方案。与其它已有的方案相比,该方案的优点是基于广义接入结构、计算量低和子秘密重构时采用了并行算法。
  • 陈 嘉,司天哥,戴一奇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维护网络安全的手段。文章提出了基于网络处理器和处理机群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讨论了利用网络处理器实现流量分配器功能,并对其中的关键算法进行了介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算法优化,采用网络处理器IXP1200 实现的流量分配器可以完成1000Mbps 以上数据的实时采集,基于CAM 技术的转发策略在维护信息完整性和降低处理复杂度两方面体现了很好的折中,达到了合理的流量分配。
  • 李 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64-165,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隧道技术是构建VPN 的核心技术,但这些隧道协议的实现本身也不是非常安全的。一旦网络攻击者利用隧道协议的安全弱点攻击VPN 成功,所有互联网上利用VPN 技术提供的安全数据传输将不再安全。探讨了两种主要的隧道协议——PPTP 和IPSec 实现中的安全漏洞。通过分析,最后的结论是IPSec 协议是当前最好和最安全的IP 安全协议。随着IPv6 的使用,IPSec 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 李海峰,王树勋,宋巍巍,温 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66-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用于版权保护和版权跟踪的图像水印算法。选取分块HT 的变换系数作为水印嵌入的特征集,通过密钥控制下的具体区间的选择和多步长的量化嵌入,实现了多水印的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的优化。对二值水印图像进行Arnold 变换,提高了水印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水印的提取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水印的隐蔽性,对常用的信号处理操作和几何失真具有鲁棒性。
  • 蒋柏梁,张玉清,张德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70-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P2P 环境下需要证书来构建信任关系和授权访问,选择一种适合P2P 环境的SPKI/SDSI 证书,并且利用分布式哈希表算法实现了在分布式网络中高效地发布和快速查找到SPKI/SDSI 证书。该方法是高效和健壮的。
  • 殷学文,苏桂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73-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线网络以其便捷性、及时性、移动性、方便性而流行和风靡,但是其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是日常应用中不容忽视的要素。该文介绍了关于无线网络知识,设计了安全方案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提高无线网络安全性的建议。
  • 杨宏宇,谢丽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76-178,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网络入侵诱骗技术——蜜罐系统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描述了网络诱骗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功能。总结了3 种蜜罐级别的功能和特点,提出了蜜罐系统在网络中的部署方案和应用特点。实验结果证明,蜜罐系统可以有效地欺骗、减缓和阻止对敏感主机的网络入侵攻击。
  • 蔡方萍,许榕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79-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kype 正越来越普及,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通信安全的角度来分析Skype 的安全特性,介绍了Skype 通信加密的过程,讨论Skype 使用加密的具体技术细节,在此基础上分析鉴定用户服务器身份以保护通信信息的安全,分析了几种常见攻击对Skype 的可行性,对Skype 的通信安全进行概括,并提出了使用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 蔡永泉,王亚丽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82-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Cha 和Cheon 提出的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会议密钥协商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安全性和执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在Gap Diffie-Hellman 假设下,任何窃听者均无法得到有关会议密钥的任何信息,且无论存在多少恶意参与者,诚实参与者都能够协商出共同的会议密钥。该方案效率较高,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 邵雄凯,唐 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85-186,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Linux 启动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机制,以及计算机硬件加密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内核源代码,结合计算机硬件加密卡,实施基于策略的强制访问控制,实现了一个基于Linux2.6.x 内核的主机身份验证系统。
  •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 孟庆浩,周荣彪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87-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复合帧图像运动模糊的复原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利用块匹配算法估计场间的位移矢量,即模糊范围和模糊方向以消除边缘“阶梯效应”;采用维纳滤波方法对场内的运动模糊图像进行了复原;经对一个CCD 照相机以不同的相对运动速度在不同的距离对一个门牌号摄取的模糊图像进行复原,证明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 杜修平,何丕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90-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自动标绘系统的需求和系统流程,并对语音采集、语音识别和自动标绘3 个阶段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介绍了采用语音自动重叠技术以减少语音切割失误,提高识别精度。描述了对识别出的数字串运用打分系统进行智能切分,提取数据点以提高标绘精度。系统采用VC.NET 和SQL Server 实现,稳定环境下语音识别精度达到97%以上,标绘正确率达到95%,较好地实现了系统需求。
  • 张显全,唐振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93-195,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基于端点和分支点的点模式指纹匹配算法,通过对端点和分支点的完全图进行匹配,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匹配图像端点和分支点进行分组,通过每组的点和模板图像的细节点进行点模式匹配来实现指纹匹配,有效地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指纹产生非线性形变、指纹图像质量低等情况下有较好的性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王元珍,顾 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96-197,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试用例的产生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瓶颈之一。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搜索寻优算法,近年来较多地用于自动化测试中产生测试用例。该文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源代码的特点,在基本遗传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位权重”和“邻居影响”的思想,提出了用于产生多条路径上测试用例的改进遗传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邓宝松,高 宇,杨 冰,吴玲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198-199,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从图像中精确提取直线特征并定位其端点和方向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边缘跟踪算法的局部性。算法首先跟踪边缘点,递归分割成离散直线段,然后从全局角度合并这些离散的直线段,最后给出了两种鲁棒的直线拟合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适用于较广范围的真实图像。
  • 张春森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00-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图像量测及物体精确定位中,Hough 变换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图像边缘检测技术,该文在提取空间立方体上分布的规则格网线,进而确定其格网点空间坐标的研究中,针对传统Hough 变换直线检测中易产生过连接线(点)、不易确定直线端点和长度以及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类问题,基于Hough 变换空间直线(点)位置自动检测的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Hough 变换算法有效,空间交点坐标量测中误差达到子像素级。
  • 袁丽华 ,黎明 ,李军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06-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生境遗传算法与遗传算法相比,在求解多峰函数等最优化问题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小生境距离参数的确定缺乏理论依据,限制了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应用。该文提出了一种求解小生境之间距离参数的新方法——基于遗传算法进化优化小生境距离参数。根据多峰目标函数的具体情况,应用遗传算法随机寻优得到若干个最优值,由这些最优值的最小欧氏距离指导小生境距离参数的取值。依据此方法确定小生境之间的距离参数,应用小生境遗传算法成功求解了Shubert 多峰函数的所有全局最优值以及六峰值驼背数 Back Function 的所有局部极小值。
  • 赵彦彬,陈 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09-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全自动模式识别跟踪系统。通过MOD 算法提取出各个运动目标的特征向量后,利用神经网络对各个目标自动进行模式分类。文中同时给出了在复杂背景下多个运动目标自动跟踪与识别的实验结果。
  • 李林,刘贺欢,刘椿年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12-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Ontology 自动构建平台OntoAGS。OntoAGS 支持从给定的领域文集中抽取术语,并用领域无关文集过滤术语;支持概念学习,确定术语在其所属领域内的意义;支持实例学习,发现概念的实例;支持关系学习,找到概念间的关系。实验表明,与TextToOnto 相比,用户运用OntoAGS 能更准确有效地构建领域Ontology。
  •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 郑华菲,周 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15-216,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在Internet 上进行网络设备管理的问题,描述了在Linux 9.0 环境下,基于UCD-SNMP,使用VLC 软件,根据远程用户的需求和VLC 转码板提供的功能,实现对VLC 转码板的代理端MIB 库扩展,以及网络管理端的设计。测试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 罗昌行,艾剑良,胡立勇,欧阳晋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17-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表面不规则物件仿真通常采用光线实时计算和基于复杂几何多边形建模的方式进行表面不规则仿真。这种传统的方式虽然逼真度、实时准确性非常高,但因为其几何多边形复杂,往往实时性不高,资源消耗巨大。该文充分利用当今3D 硬件的可编程能力,用逐像素凹凸映射等技术建立光学模型,尽管这种方法建立的不规则物件仿真并非很准确,但视觉效果非常逼真,很适于仿真、游戏等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应用领域。
  • 李志成,赵 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20-221,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分级视频编码适用于网络环境变化较大的视频传输领域,它为用户提供不同质量的视频。但是,在空间可分级编码器中,基本层图像的方块效应会影响增强层的预测,降低其编码效率。如果采用去方块滤波器对基本层的恢复图像进行滤波,可以期望减轻块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该文针对分块DCT 压缩编码产生的方块效应,将小波域软阈值去方块滤波算法应用到空间可分级视频编码中,实验验证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图像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 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
  • 于志伟,苏宝库,曾 鸣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2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多智能体平台的系统开发,已经成为多智能体技术能否应用到各领域的关键,通过对多智能体开发平台的选择,提出了基于JADE 平台的多智能体实时诊断与监控系统,讨论了诊断智能体模型与诊断机理,以及多智能体的ACL 通信语言,该系统能够完成诊断测试任务,并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
  • 黄宏,唐晓燕,周晓方,闵 昊,周 电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25-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USB2.0 主机控制器片上系统为设计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事务管理、面向控制流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和步骤。在这一设计策略框架下,对USB2.0 主机控制器进行设计,分析了其中的硬件调度单元,并利用0.18μm CMOS 工艺在EDA 工具上实现。最后通过比较表明,面向控制流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对复杂协议处理为主的片上系统集成,具有设计周期短、适应性强的优点。
  • 王 鹏 ,王宏,刘立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28-230,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航天环境数值仿真计算中计算模型单一、程序可移植性差、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UML 设计航天环境仿真数值计算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OM 思想,首先利用UML 进行顶层设计和功能划分,然后采用面向对象语言开发COM 组件,将各类分散的、不同运行环境的空间环境模式规范化和集成化。最终利用该方法实现了一个航天环境数值仿真计算工具包SESTK,该工具包集成了空间环境要素计算模式及其相关程序、扩展数据、太阳地磁活动指数数据库等,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使用和扩展接口,便于与其他航天仿真软件集成。
  • 白 梅,张茂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31-233,2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装备战斗损伤仿真的研究对象、仿真过程,结合目前装备战斗损伤仿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HLA 研究装备战斗损伤仿真的设想——构建分布式装备战斗损伤仿真平台,分析了该平台实现的技术方案,需要的开发环境,根据装备战斗损伤仿真的过程,设计了平台的体系结构,定义了联邦成员,设计了平台的对象模型,确定了平台的执行逻辑结构,明确了平台的时间管理机制,通过计算联邦成员分布并行的执行仿真任务,有效地提高了仿真效率,通过HLA 对象模型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重用性,为装备战斗损伤仿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 祝常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34-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顺南天然气输配站输气管线计量技术落后的状况,采用MCGS 组态软件对各管线进行体积流量算法和补偿,设计脚本程序,开发了对计量点分散计量,集中查询与管理的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现场输配情况的自动检测并自动计量,生成报表,提高计量精度,便于天然气产、供、销的运行管理,提高了天然气的利用率。
  • 沈宇军,桑景瑞,王向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37-2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合级装备保障CGF 系统提高了基于分布式战场环境的装备保障仿真训练的复杂度和逼真度,是装备保障仿真训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聚合级CGF 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Agent 的聚合级装备保障CGF 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系统运行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 杨 劲,石田亨,苏道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40-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供了一种基于单层分布式MAS 结构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模型,系统中每一个Agent 根据本地交叉路口的交通状况自主形成控制策略,并将该策略与其他的Agent 进行协商,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为了验证本研究的结果,用Java 开发了TSCSNHM模拟器,并在其中使用KQML 语言实现各个Agent 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商。通过3 种典型的控制模式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TSCSNHM 模式的控制效能接近于集中智能控制模式。
  • 文斌,邵明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43-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基于组件式GIS 的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讨论了GIS 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与数据库设计;以六道沟小流域为例,利用组件式GIS 平台ArcGIS Engine 构建了基于GIS 的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GIS 强大的空间分析、直观的信息表达功能和数据存储、处理功能,并能够采集、表达和输出小流域水土保持各类数据,利用地图、文字、表格、影像等多种手段进行信息表达,并提供了与空间分析和土壤流失计算模型集成的接口。
  • 肖 敬,喻 超,毋国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46-247,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在通用计算机的主板上嵌入一个安全管理芯片卡,并设计了相应的操作系统来管理安全芯片,在主机部分对Linux 操作系统底层和内核进行改进,建立了一个可信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扩充性,可应用各种高端安全系统。
  • 李爱成,袁 杰,都思丹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48-250,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脉冲编码器结合GPS 的定位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对运动体进行精确动态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利用GPS 和脉冲编码器的配合进行高精度动态定位,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在GPS 数据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该装置广泛适用于对运动体进行高精度定位。
  • 王胜娟,江 水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51-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服务总线融合了Web 服务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思想,采纳广泛通用的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于标准的、分布的、可伸缩的集成平台,以低成本快速实现灵活集成,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同时保护企业现有的投资。
  • 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
  • 马智亮,李勇鹤,李恒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54-25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际过程中,多人协同编著同一份文档的情况普遍存在。以建设领域为例,各种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都需要多人协同完成。但是,目前常用的文档编辑软件均未对多人协同编著提供支持。为此,该文在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和通用字处理软件开发文档协同编著系统模型,并开发了原型系统,为文档协同编著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王子健,张 军,罗喜伶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57-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嵌入式系统升级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TFFS 的嵌入式系统在线升级方案,实现了不需仿真器就可远程在线升级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以及引导映像的功能。描述了总体方案,讨论了关键技术,包括TFFS 文件系统、启动流程设计和双机热备份,论述了方案的具体实现,进行了可靠性设计。该方案在嵌入式航空固定电信网(AFTN)网关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 陈红英,杨宜民,李卫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60-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语义网格技术实现GIS 信息共享。由于WSDL 文件只有服务的接口信息,当用户调用多个GIS 服务时,不能判断哪一个服务更符合要求。采用将WSDL 中加入语义功能,将用户的需求本体与WSDL 进行匹配的方法实现网格服务功能的查找。文中采用模式图作为WSDL 和OWL 的匹配中介,实现了本体与网格的结合。
  • 刘军丽,陈翔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63-265,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决策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信息增益的应用和公式的构造获取属性重要程度评价值,结合决策树挖掘得到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评估模型。经过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价,得出它们预测准确率较高的结论,实现了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帮助银行信贷人员进行信贷分析并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的模型。同时,该方法对其它评价模型的构造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 白广文,俞建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6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分组密码DES 算法和Rijndael 算法,分别用多种方式在嵌入式微处理器ARM 上实现了这两个算法,并对各自实现的空间与时间效率进行了比较。测试用例和验证测试程序表明结果均是正确的。
  • 卜建明,程先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69-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市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讨论了如何运用GIS 组件MapObjects 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C++相结合这一开发模式,进行应用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对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系统总体框架、系统开发结构和系统数据库设计等作了详细叙述,并简要介绍了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同时给出了部分功能具体的实现方法。
  • 刘发贵,蒋瑞林,胡耀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72-273,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RFID 技术发展迅速,在物流仓储、商品防伪、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国防军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将RFID设备与企业后端系统(如:SCM 系统、ERP 系统)之间的整合耗费不菲且技术复杂,制约了RFID 技术的推广。近来RFID 中间件的推出很好地解决了技术与成本这两方面问题,加速了RFID 技术的推广使用。该文在介绍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组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RFID 中间件架构,并提出了一个基于IBM RFID 中间件开发的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 张 伟,贺赛先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74-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WinCE.Net 下的USB 驱动模型结构,以使用流接口驱动模型开发的USB Camera 驱动程序为实例,分析了开发USB 驱动所应包含的必要函数和在应用中对它们的调用形式。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 刁红军,朱晓旭,朱 斐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77-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一种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的方法,解决了同一用户登录不同Web 应用系统需要进行多次独立身份认证问题。Web 代理采用浏览器插件方式,截获用户第1 次登录某个Web 应用时的post 数据,并将其存入数据库,用户在以后登录这个Web 应用系统时自动提取数据库中post 数据,省去了用户手动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
  • 熊云艳 ,毛宜军,丁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80-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入侵检测系统是动态安全防御里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误报率高居不下,IDS 无法展现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用户很难了解事件背后隐藏的攻击策略或逻辑步骤。为了解决IDS 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深入分析入侵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入侵序列的启发式关联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事件关联分析引擎,最后验证了有效性。
  • 曹建军,刘永娟,宋国双,刘咏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3): 283-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预测、固体废物的运输、固体废物的处理的优化决策、固体废物的处理的定量经济评价等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提出了一体化的GIS 解决方案。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成分预测,并借助于组件GIS 的开发技术增强其空间表达和分析能力,为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预测、评价、处理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