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和查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2006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2-05
  

  • 全选
    |
    发展趋势/热点技术
  • 周园春,佟 强,吴开超1,阎保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式定理是遗传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解释群体在遗传进化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情况,希望能够预测下一代属于某个模式的实例数,为改进遗传规划的性能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以介绍悲观模式定理和精确模式定理这两类模式的形式分析了近年来模式理论的研究进展。
  • 匡 泰,朱清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推导,得出了几种不同连接网格计算系统的加速比和效率计算公式,为构造网格计算系统和评价网格任务分法算法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它拓扑结构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打下了基础。
  • 博士论文
  • 李 琦,郭玲玲,甘杰夫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基本功能,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与数字城市之间的关系,对其概念模型进行了设计,并论述了系统的技术实现。
  • 邱保志,沈钧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2-1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基于网格技术的聚类精度,提出了利用低密度单元中的点到高密度单元中心的距离作为判断聚类边界点和孤立点的技术,开发了HQGC 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识别任意形状的聚类,聚类的精度高、运行速度快、可扩展性好。
  • 张福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可验证秘密分享和可验证加密技术设计了一个安全的双方公平交换协议。该协议引入了分布式的半可信第三方,与已有的具有单一半可信第三方的公平交换协议相比,分布式半可信第三方的存在使新协议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 刘 涛,赵禹骅,舒廷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复杂系统的信息简约细分成可依据事务ACID 属性控制的知识规则,利用VFP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存储过程技术,形成由触发器启动完整性约束规则进行知识表示和推理的系统,结合VFP 提供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对该系统的补充完善,构建一体化的知识库系统。
  • 钱俊彦,古天龙,赵岭忠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型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化自动验证技术。Statecharts 是一种用以规约复杂反应式系统行为的可视化语言。为了验证Statecharts模型是否满足所期望的性质,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EHA 模型检验Statecharts 的方法,首先把Statecharts 转换为EHA,通过其操作语义得到Büchi 自动机,然后与LTL 公式所得的Büchi 自动机相乘,最后检查该乘积自动机所能接受的语言是否为空,来判断是否满足所期望的性质。
  • 游福成,杨炳儒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低维图像关联规则没有考虑纹理要素以及对象的重复出现次数、对象的面积大小,与此相关的图像知识无法挖掘出来。该文提出的七维图像关联规则模型7D_AR 功能比传统的低维图像关联规则更加完备,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通过概念提升及删除无关维,由七维图像关联规则模型7D_AR 可以演化出维数小于七维的各种关联则。
  • 孙立山,郝燕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5-27,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由启发式算法和遗传算法混合使用的混合遗传算法用于通信网络中的骨干网拓扑设计。文中骨干网拓扑设计问题是在满足R 边连通和跳数约束的情况下使得网络费用最小。在遗传算法中,交叉和变异操作会产生不可行解,可通过增加链路来使不可行解变为可行解。增加链路后,其费用一般要比父代个体大,并且有多余的链路。该文的混合遗传算法是在遗传算法中加入启发式策略,来消除多余的链路,降低子代的费用,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 孙宝林,李腊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8-3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讨了具有QoS 约束的分布式多播路由问题。描述了一种适应于QoS 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QoS 多播路由协议(DQMRP)。DQMRP 只要求网络链路(或节点)的局部状态信息,不需要维护全局状态信息。DQMRP 可有效地减少构造一棵多播树的开销,多播组成员能动态地加入/退出一个多播会晤,且不干扰现有的多播树。给出了DQMRP 的正确性证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QMRP具有较低的控制信息开销和节点加入时延,较其它协议更适合于网络状态变化比较频繁的环境以及实时多媒体应用。
  • 邢锦江,冯允成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31-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供一种简便和有效的真随机数生成方法,通过分析环境噪声数据的统计特性,提出同余法和正负法将声音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声波数据的周期性、连续性、相关性,提取其随机性。同真随机数采集系统设计相关的电路噪声问题以及采集速度问题也作了讨论。用此思路构建的真随机数采集系统原型已经能够用来产生性能较佳的真随机数,证明了设计思路和处理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 洪留荣,王耀才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应用图论的原理和基元方向信息来识别手写数字的方法,根据图论的原理对数字的图像进行粗分类,抽取基元,由方向信息进行细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比较好的识别结果。
  • 周晓波,曾烈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37-3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平性是弹性分组环(RPR)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理论的RPR 带宽公平分配算法(RCPD),以解决RPR中不公平算法造成的问题。
  • 周四望,高协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小波是近几年小波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多小波的正交性、对称性和平衡性着手,得到了一个新的一般性结果,这个基本结果对于多小波的设计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吴正龙,王儒敬,宋国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42-4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元线性回归被广泛用于预测。回归式反映了响应变量和预测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将模糊集理论引入多元线性回归中,通过模糊控制变量,可以得出更符合实际,也更容易为人所理解的回归模型。针对真实数据的实验表明,具有模糊控制变量的线性回归可以解决一类复杂的回归问题。
  • 张腾飞,王锡淮,肖健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是粗糙集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粗糙集理论实用性的瓶颈之一。由于没有最佳离散化形式的统一标准,大多离散化算法采用的启发式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也难以得到较满意的离散效果。该文提出了基于微粒群优化的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将各属性的离散化划分点初始化为一群粒子,在保证决策表分类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寻求理想的离散化划分点,使得决策表引入较少的冲突。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软件技术与数据库
  • 周小庄,赵禹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数学建模分析方法,构建软件项目开发组织模式的成本质量函数评价模型,并据此评价3 种组织模式的效能,认为高端市场适用模式2,中端市场适用模式3,低端市场适用模式1,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理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 肖健宇,张德运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传统编程语言的面向方面编程扩充――AspectJ/AspectC++的技术经验,提出形式化语言B 的AOP 扩充机制AspectB。分析了B 语言针对AOP 扩充在连接点范围及正确性验证方面的制约,提出连接点的范围必须限制在IMPLEMENTATION 组件中,方面代码的正确性验证必须考虑连接点上下文所涉及的不变性条件。以一个简单图形编辑器为例,在B 语言环境中描述面向方面编程的核心概念——连接点、连接点集合、建议代码、方面
  • 赵荣泳,张浩 ,李翠玲,樊留群,王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粗糙集连续属性离散化问题的本质特点,提出满足粗糙集约简指标和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离散化思想。引入启发式搜索策略,解决属性离散的NP-Hard 问题,建立连续属性SOM 自组织网络聚类的MDV(Maximum Discernibility Value)搜索方法,并给出属性约简的冗余度定义和计算方法。根据实际计算要求,对冗余度的定义进行改进。最后,通过UCI 数据库实例验证了MDV 方法的有效性。
  • 王立泽,刘 斌,杨顺昆,颜 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55-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了一种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完成面向VxWorks 应用程序的开发,包括源代码的编辑、编译、链接、下载、调试等一系列功能。原理是以宿主—目标机的方式,用交叉编译器编译链接源代码,形成目标代码,用RPC 方法实现下载功能,并通过远程调试器GDB 与VxWorks 的WDB 代理通信实现源代码级调试。
  • 钱榕,徐新华,郑莹,杨炳儒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基于Web 内容和结构挖掘的专题化智能Web 爬行Crawler 系统,并重点介绍其中CA(C&S)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神经网络可以方便地模拟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并行计算的特点,采用加强学习判断网页与主题的相关度,在进行相关度计算时,不考虑网页的全部内容,而通过提取网页的HTML 描述中的重要标记,对Web 网页进行内容和结构分析,从而判断爬行到的网页与主题的相关性,以提高信息搜集的效率和精确性
  • 时希杰,沈睿芳,吴育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分析现有规则提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带覆盖度和置信度因子的两阶段规则提取算法,以解决噪音数据产生的噪音规则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衡量算法有效性的指标——支持度。实例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噪音规则,使提取出的规则更加精练实用。
  • 罗怡桂,黄瑞,顾君忠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高效、正确地将高度抽象的形态设计,自动变化成设计的低层实现形态是软硬件协同设计(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的一大难题。对此该文给出了一个如何将设计从高层模型(CDM[2]模型)自动映射到SystemC 组件的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行为级代码的自动生成算法
  • 万本庭,陈 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65-6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VG 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形处理系统中,但当有大量的SVG 图形文件时,SVG 标准没有给出如何管理这些SVG 文件的方法。该文阐述了将大量SVG 文件构建成一个SVG 图形库的模型,该SVG 库减少了SVG 文件大小,使得图形库也能更加方便共享、管理SVG文件。
  • 黄广君,胡正国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68-69,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阈值的双优先级调度算法结合了抢占式与非抢占式调度算法的优点,可以提高任务集的调度成功率,并减少由于任务切换引起的系统开销。对阈值的分配是调度算法的核心。在基本优先级已知的条件下,基于回溯技术的阈值分配算法利用低端任务阈值单向影响高端任务最大响应时间的特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任务集找出一组具有极大值特征的阈值。该组阈值可以将任务切换次数降至最低。
  • 高传平,宫云战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一种静态分析方法,静态分析的主要优点就是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可以对程序故障进行定位。文章首先针对数组越界错误类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软件测试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了这类错误的静态分析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而后给出了测试系统设计和开发,最后给出了软件测试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欧阳荣彬,郭 陟,顾 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排队模型的仿真建模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性能测试框架。针对该框架,提出了一种仿真模型参数估计算法。从而能在少量真实测试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产生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仿真数据。该框架在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工程总中心结算系统性能测试中得到了应用。
  • 胡作霆,董兰芳,王 洵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图是最复杂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具有直观的表达形式,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从大量的图中挖掘出令人感兴趣的子图模式已经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图论知识,对经典的Apriori 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图的数据挖掘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频繁子图的挖掘
  • 李建平,郑国勤,曹喜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组件集成过程中的依赖性解析机制,主要包括组件集成过程中的集成序列解析机制、集成组件版本检测机制和集成环境检查机制,着重讨论了序列解析机制中的成本控制
  • 肖海青,刘高嵩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一个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文本信息隐藏的一般化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讨论了增加信息隐藏容量的方法。接着给出了一个可以有效地增加信息隐藏容量的算法。从理论和实验上都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隐藏容量约25%以上。
  • 朱跃龙,陈 巍,冯 钧,张鹏程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的应用形式以及应用环境的改变,中间件不仅要解决异构和分布情况下的复杂问题,而且要解决动态性和灵活性,由此产生反射中间件。目前,基于J2EE 架构的反射中间件没有解决网络的QoS 控制问题。该文设计了一个提供QoS 控制的反射中间件的原型(HHRM),先从重配置的角度对该原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比较了它和主流反射中间件之间的重配置机制的差别。
  • 尹存燕,戴新宇,陈家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研究了Internet 上的文本自动摘要,介绍了自动摘要的主流技术;讨论Internet 上文本摘要的新需求以及网页上与自动摘要相关的信息,介绍了摘要处理过程和当前自动摘要的主要评估方法;对Internet 上文本的自动摘要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 韩 魏,伍华健,唐云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CMMI 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比较实用的人力资源统计方法,提出了能力区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MMI 实施过程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对模型的求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实用性。
  • 张 磊,张 昱,陈意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erl 扩展作为Perl 语言与其他语言的接口,使得Perl 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该文从Perl 扩展的创建入手,深入分析了Perl解释器的动态链接技术以及Perl 扩展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Perl 扩展到Java 虚拟机移植的可行性和难点,最后给出了移植的几个实现方案及其评估。
  • 吴媛媛,沈雪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隐私保护引入决策树构造过程中。对于数据集的3 种不同分布情况,即数据仅分布在单方、数据水平分布和数据垂直分布,分别讨论了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构造决策树的方法。
  • 吴明霞,陈 奇,黄启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99-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个定义多库查询的工具,该工具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抽象层面,该抽象层面向下可将查询映射到各种具体的数据库中,向上则隐藏了各个数据库的差异,在前端采用统一的方式显示给用户。用户可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定义查询,并且在查询执行过程中使用了查询采样优化算法,使得整个用户查询变得简单而快捷。
  • 张大陆,王炫召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语义Web 的技术。首先要定义一个服务本体,服务提供者通过服务本体描述服务信息,并以语义Web 的形式来发布。用户可以定义查询条件来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查询条件可以多种形式定义,如语义Web 形式和三元组形式。这需要有一个算法来处理用户查询,能够处理语义信息并进行推理,对用户的查询和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匹配,并返回查询结果。文章研究了语义Web 的推理机制,并提出了一种用于快速和准确的服务发现的匹配算法。
  • 张雪冰,张延园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AN 异构存储共享系统的实现技术为核心,提出了一个基于SAN 的用户级应用型存储共享系统模型,无需改变开放系统内核,可利用开放系统的系统调用来优化磁盘I/O 性能,易于实现、维护和移植。详细描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并重点对动态库模块进行了研究。在与日本某大公司的合作项目中已实现了该系统,性能评测表明其具有接近于本地存储系统的性能。
  • 肖汉雄,陈次昌,齐冬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08-109,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异构环境下的基于复制的调度算法(TDNH),并与同为异构环境下的HEFT 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TDNH 算法减小了时间跨度。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TDNH 算法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 网络与通信
  • 陈彦萍,李增智,夏 虹,杨怀洲,朱正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面向业务网络管理中怎样快速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复杂新业务的问题,根据面向业务管理网(SMN)的概念和模型为基础,从业务复用的视点出发,针对整个业务生命周期建立了业务云模型,并设计了业务云发生器,可以方便快速地产生新业务。最后,给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业务云模型的SMN 原型框架
  • 段中兴,张德运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13-115,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DCF 应用在多速率无线局域网中存在吞吐量异常和严重不公平性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信道状态和节点速率的模糊自适应退避算法——RCFAB 算法。仿真结果表明,RCFAB 能够适应多速率WLAN,并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吞吐量和接入公平性。
  • 潘慧芳,周兴社,杨 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发布/订阅和点对点两种消息通信模式相结合,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通信模式的消息中间件系统,并针对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综合了两种通信模式的优点,在保证灵活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消息传输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 陈 越,兰巨龙,李云涛,王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组播频道跳变的安全特定源组播通信方案。通过以不定长周期改变特定源组播频道的组地址,解决了阻止恶意主机跟踪、加入特定源组播频道接收组播流量、对组播路由基础设施实施DoS 攻击等问题。仿真数据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易实施性。
  • 冯文峰 ,郭巧 ,王利 ,刘凤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新的网络流定义,将多维数据模型技术应用于网络流量分析,提出了网络流多维数据模型(NF-MDM)。详细定义了NF-MDM的事实和维表,建立了网络流的星型数据模型和多维立方体,实现了一个基于NF-MDM 的多维网络流量分析系统。该模型用于分析网络流量时,角度更清晰,方式更灵活,已经应用在某高端商用网络流量分析设备中。
  • 罗益辉,谢长生,张成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25-126,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USN(统一存储网)为用户同时提供File I/O 和Block I/O 服务,实现了NAS 和SAN 的统一。采用三方传送协议实现USN 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元数据服务器集中管理存储设备实现了存储空间的动态共享,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合理地分配信用保证了数据共享的一致性;利用密钥分配方案生成信用在保证存储安全的同时而不增加元数据服务器的过重的负担;元数据通道和数据通道的分离,提高了USN 的I/O 性能。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鲍爱华,刘 芳,姚 莉,张维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27-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广域网异质、开放和动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服务的多主体系统模型,它将Web 服务嵌入BDI 主体结构,使得异质主体之间得以方便地协作;它引入了关于多主体系统中主体类与服务描述的本体,使得主体之间可以进行动态协作;模型还建立了一个协调控制中心,使主体之间得以进行时间非耦合的协作。对相关模块及功能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对一些服务的流程或实现进行了说明。
  • 夏启志,綦科,谢高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介绍BGP4+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该协议的一致性测试系统;提出了用于中继系统一致性测试的虚拟多端口的测试方法,
  • 曾致远,张 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34-135,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新的文本表示算法,应用在网页文本过滤系统中。比起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这种建立在其上的改进算法有更快的过滤速度和更高的过滤精度。该算法直接从过滤模板的特征集中取出词条,只在网页文本出现该词的地方进行精确处理。根据特征项所在的网页标签,赋予不同的权值系数,以准确定义特征词在文中的重要程度,最后建立该网页的文本表示模型。
  • 唐庆梅,熊齐邦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36-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提出基于本体的增强Web 服务描述能力的方法,即将语义添加到Web 服务的标准WSDL 和UDDI 中。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Web 服务发现算法。基于语义的Web 服务发现过程比原有的基于服务属性的服务发现过程更为准确和有效。
  • 华元彬,蒋建春,卿斯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IP 组播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的协议是IGMP,该协议不断完善,版本不断升级,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在目前应用最广的IGMPv2 中,可以实现隐蔽通道,最明显的是协议包中的“路由器检测选项”字段和“最大响应时间”字段。该文主要针对如何使用这两个字段实现隐蔽通道加以讨论。介绍了隐蔽通道和IGMP 的基本概念,说明了该隐蔽通道的实现原理,描述了软件设计,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
  • 何世明,沈 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IPv4/IPv6 主机隧道IP 数据包的结构,提出了IPv4/IPv6 主机之间强制隧道的结构模型,并利用PCAP、MySQL C、缓冲区等技术实现了IPv4/IPv6 主机之间强制隧道。强制隧道在IPv6 资源访问过程中自动建立,建立的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 封国剑,范俊锋,高随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蚁群优化算法在优化计算特别是在多播路由问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进行大规模优化时,蚁群算法与其它随机优化算法一样,存在着收敛速度慢易于限于局部最小点等缺点。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蚁群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应用这种改进型蚁群算法于多播路由问题,可以得到比现有启发式算法更好的结果。
  • 易润忠,鄢 萍,胡新元2,刘 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P2P 网络依赖中心服务器、对等网络建立困难、网络流量过大、需要大量的无效流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等网络体系结构实现方法。该方法建立在TCP/IP 协议之上,所有的抽象实体均拥有一个DDNS 域名或DNS 域名;当这些实体一旦连上网络,就可以通过其域名对其进行访问,组成无层次结构的逻辑对等网络;实体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每个实体既作为向其它实体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又作为使用其它实体所提供服务的客户端;各节点存储其他节点的内容分类信息,采用分级内容查询方式。
  • 安全技术
  • 张雅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5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生物免疫原理中的异常检测机制的研究,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异常检测的基因免疫检测算法。该算法在负选择和克隆选择的基础上加入了阳性选择算子和疫苗算子。并利用抽取计算机的DNA 的方法实现了基因检测的优先级策略。对计算机免疫系统的异常检测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增强了抗体的自免疫和多样性,明显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 何新华,杨 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54-155,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线性空间码和不经意多项式估值协议构造了一种电子证书及电子证书解密密钥生成方案,在该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安全的电子软件在线安装方案,从而形成了一种数字版权保护方案。当发生盗版时,数据发行商能够追踪到盗版者,并且可通过更新用户的码向量来废除盗版者的电子证书解密密钥的解密能力,达到维护版权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目的,也使该方案具备了动态可撤销性。该方案还具有自身强化性、直接不可否认性和防诬陷性等性能。
  • 张 花,崔慧娟,唐 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56-157,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于常规的二进制幂模算法,该文采用一种更快速有效的滑动窗口法来实现幂模运算,同时结合Montgomery 算法和中国剩余定理相结合来实现RSA 签名,并给出了签名和验证的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以1 024bit 签名为例,采用滑动窗口算法比采用二进制算法要快22.3%;而综合采用滑动窗口和montgomery 算法结合中国剩余定理,一次1 024bit 签名仅需28ms。
  • 卢震宇,潘理,倪佑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58-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网络攻击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新出现的安全隔离技术直接阻断网络在链路层上的连接,并进行受控的数据交换,有效地解决了不同信任域间既要安全隔离又要信息交换的矛盾。该文讨论了一种基于USB 实现安全隔离与数据交换的方法,并已经在上海市电子政务中得到了应用。
  • 钟尚平,陈铁睿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PDF 文档,发现了其中存在可以用作信息隐写的隐密信道。通过采用以一定的冗余换取安全性的策略,并使用基于混沌模型的随机选择隐写单元的方法,使隐写系统满足Kerckhoffs 原理。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隐写方法可嵌入任意大小的信息,并保持在PDF 阅读器中显示的透明性,具有较好的简单实用性。
  • 吴建耀,张玉清,杨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64-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运行模式法对SET 支付协议的简化版本即Lu-Smolka 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找到了6 种不同的攻击形式,其中4 种是新发现的攻击,通过对这6 种攻击形式的深入分析和分类,发现了原协议中存在的漏洞,最后对该协议进行了改进,从而有效避免了以上6 种攻击,提高了协议的安全性。
  • 苏建东,曹珍富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认证加密方案。该方案与其它方案相比,最显著的优点在于认证与消息恢复的分离。这样,任何人都可以认证密文,但只有真实的接收者才有能力恢复出明文。此外,该方案从计算量和通信开销来讲都是非常有效的。
  • 高志荣,陈传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69-170,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性高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通过观察得知,图像的两个相邻分块的亮度值的均差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即大多数值落在某个下限和上限之间。由此,结合二值水印的值构造一个偏差公式,再用此公式去修改分块的值以嵌入二值水印图像。在水印提取时,计算分块的新的均差值并与所设门限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嵌入的原始水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JPEG 压缩、各种噪声和滤波等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水印检测算法没有参考原始图像或原始水印图像,有效实现了原始水印的盲检测。
  • 王向华,刘秀功,谢 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71-173,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码防伪是一种综合利用先进的数字编码、加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交互式语音处理(IRV)等技术的新型高科技防伪技术,是当前国内最为流行的防伪技术之一。文章首先分析、借鉴了当前几种主要的数码防伪技术及其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数码防伪系统;另外,还列举了两个应用实例进行检验。
  • 吴春梅,夏 耐,茅 兵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74-176,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个具有常见漏洞的测试代码,然后通过扫描测试代码来比较3 个典型应用静态分析技术来防范入侵的常用工具。比较结果揭示了检查漏洞库函数的工具漏报率较低,但误报率较高;基于约束分析的工具误报率较低,但漏报率较高;利用软件模型来检测漏洞的工具在检测违背指定安全规则的漏洞时漏报率较低,但在检测具有许多安全漏洞类型的程序时漏报率却非常低。
  • 王慧强,戎 檄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77-179,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利用异构平台搭建的可以透明支持COTS 产品的入侵容忍服务器方案――ITHP,并通过分析和试验系统测试两种方式,证明了ITHP 方案可以屏蔽大多数的未知漏洞。
  •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 卓 茗,孙增圻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80-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遗传算法和进化模糊推理系统的融合方式及结构,应用一种新型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进化模糊推理系统动态自适应的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使用进化聚类方法,模糊规则在系统执行过程中进行创建和更新,并且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进化聚类的结果,修改成员的隶属度函数,通过模糊推理系统计算系统的输出。
  • 余正涛,樊孝忠,宋丽哲,高盛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83-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答案提取是问答系统的关键部分,文章介绍了汉语问答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实现过程,以问题和答案中关键词的词频统计特性为基础,进一步考虑问题和句子中关键词位置分布信息,提出了一种结合向量空间模型(VSM)和关键词最小匹配距离的问题和句子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并以相似度为基础,结合问题类别,对汉语基于事实的简单陈述问题进行了答案句子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效果。
  • 李加文,李从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86-187,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熵的图像盲分离新算法。该方法根据K-L 散度作为信号之间独立性优化准则,不利用概率密度函数知识,由观测向量直接估计m-spacing 熵,通过穷举搜索法寻找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从而获得最佳旋转矩阵进行盲源分离,适合图像像素分布多样性特点。大量实验证实,该算法鲁棒性好、分离指标高、性能优于传统FASTICA、自然梯度等自适应算法。
  • 王家耀,张雪萍,周海燕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88-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新的分支,空间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遗传算法及K–均值算法的优越性和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遗传K-均值空间聚类分析算法,该算法兼顾了局部收敛和全局收敛性能。实验表明,其结果优于传统K-均值聚类方法及单纯的遗传算法聚类。
  • 胡新荣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91-192,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投影分割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数列平滑的方法用于曲线投影上,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分割算法的缺点,不仅有效地去除了噪声,而且相对于直线检测分割方法计算量减小,又比简单的投影方法分割效果明显。
  • 鲁 强,陈 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93-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Internet 环境下进行项目开发的特点,提出一种团队知识共享模型,通过使用OWL 表示的领域本体和应用本体来组织分散在Internet 环境中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本知识操作,使得Internet 下的团队成员能够进行项目知识的查询、发布及订阅,方便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
  • 叶剑波,夏利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96-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粒子滤波器的人眼跟踪算法,该方法利用一种新的二维可变形模板来提取眼睛的精确特征,采用粒子滤波器跟踪人眼。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粒子滤波器跟踪的速度和精度,将卡尔曼滤波器引入粒子滤波器中,利用卡尔曼滤波器算法进行采样预测和校正,减少了人眼跟踪中所需的粒子数目,从而达到快速而准确的跟踪目的。最后,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曾卫玲,周 智,黄刘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1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完全算法在搜索空间上的部分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算法的执行轨迹进行Markov 建模,推导出算法的转移矩阵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 谢文娟,曾立波,吴琼水,张 燕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03-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结合决策树和极大似然法的多光谱骨髓细胞图像自动分类的方法,详细讨论了怎样确定决策树的结构,应用散点图挑选节点特征以及构造节点分类器。给出了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决策树的细胞分类方法对于多类的骨髓细胞分类识别极为有效,分类准确率远远高于单纯的极大似然法分类器,且分类的速度也令人满意。
  • 于铂,郑丽敏,田立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06-208,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猪肉眼肌彩色图像中眼肌区域的提取,提出一种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实现了眼肌区域的自动分割。该研究在RGB 彩色空间下进行,改进以往区域生长算法中种子点的选取方法,实现了基于彩色图像的区域生长算法,并比较以灰度为特征,以颜色为特征和以颜色与纹理相结合为特征进行区域生长的分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G、B 和纹理特征的改进区域生长算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 张全力,何卫平,秦忠宝,王 政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09-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搜索引擎和文本过滤技术都是为了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用户需求的信息。在研究搜索引擎和文本过滤技术中的用户需求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样本公共特征来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结合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和文本过滤技术,构建了一个面向产品设计的信息搜集系统。
  • 陈雅茜,王 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12-213,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利用人脸的色彩特征和自适应阈值法实现特征候选区域和人脸肤色区域的分离,然后利用人脸的几何特性将连通的特征候选区域保留下来作为人脸特征区域。后续的特征提取可以在这些人脸特征区域中完成。一般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都可以将该方法作为提高效率的预处理操作。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高效率、低计算量的特点,并且受人脸表情、图像角度和背景的影响较小。
  • 庄 军, 李弼程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14-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文本图像识别方法。在对文本图像与非文本图像纹理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一种新的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统计量,进而据此对图像属性作出判决。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杜 霖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17-219,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NMI 特征及Camshift 算法,提出了扩展Auto-Camshift 算法,该算法分割得到目标物体,分别对每个物体进行Camshift 运算,同时结合了物体归一化转动惯量特征对物体进行学习和辨认。该算法同Camshift 相比,增加了归一化转动惯量NMI 这一以目标不变特征为识别基础的特征,同时实现了多物体识别、自主学习。在“富莱德”机器人系统上的试验结果证明所提供的算法在学习和识别系统中有很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 黄德根,孙迎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20-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带特征词的中文地名和不带特征词的中文地名作为识别对象,通过构建地名识别规则库,以及对规则库中规则的量化处理来体现规则在识别地名中的可信程度的不同;为提高识别的召回率,采用了两级处理策略,其中每级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开放测试结果表明,召回率为92.23%,精确率为83.88%。
  • 裴定瑜,柴佩琪,曾令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23-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英语文语转换系统的开发为背景,采用基于大语料库的拼接语音合成方法进行英语语音合成。就英语多音节和无限词汇的特点,选用了3 种不同长度的拼接单元:单词,音节,phone。引入了决策树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方法对大语料库中的语音单元进行预选,并设计了相应的单元选择算法。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得到清晰自然的合成效果,并且提高了单元选择的效率。
  •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 石跃祥,蔡自兴,屠添翼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26-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示例图像的监视对象,就CCD 采集图像数字化后,如何快速地在示例人面图像库中检索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等长特征值的图像描述方法,并采用类聚的邻接有序链表存储结构来存储图像特征值。实验给出了具有控制匹配算法效率的阈值M 和查准率的关系表,探讨了图像匹配检索中特征值存储的一种新方法,为示例监视的快速检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张龙飞,曹元大,张明杰,周艺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29-230,2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体育视频中语义对象的检测和分割来实现对视频进行语义级检索的第1 步。通过对体育比赛视频中的场地信息和运动信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分割场地和运动员等对象的算法,并对此算法性能进行了讨论。该算法主要利用Canny 算子和数学形态学方法对体育比赛场地进行检测,并利用主色累积直方图进行场地验证,然后利用Hough 变换去除场地标志线,最后利用检测出的场地信息实现了场地内运动区域的检测和分割。实验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效果。场地和运动员区域的正确分割对比赛的分析和检索具有重要意义。
  • 许 健,杨新,郭强,孙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31-232,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维纹理的体绘制算法由于其利用显卡加速渲染、硬件实现三线性插值和不丢失图像的纹理特性3 大优点,尤其适合医学超声数据的实时三维可视化。显示大量多边形切片(slice polygon)是当前影响三维纹理体绘制渲染实时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克服常用的参数化算法在快速生成大量多边形切片时性能不佳的缺点,提出了的空间活动边表的方法,充分利用各个多边形切片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实现增量计算,明显提高了计算速度
  • 贡智敏,陈一民,秦霆镐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3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对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中视频传输的特点,网络延迟,以及视频传输中网络延迟产生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从改进速率控制算法入手,提出了在发送数据包时,根据网络状态动态地选择增量因子或减量因子,对发送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以适应网络传输状态,把改进视频实时传输的设计方案应用到系统中。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良好
  • 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
  • 台立钢,李治,钟廷修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36-2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智能化快速设计系统的总体框架,描述了以层次分解树表达产品族设计模型,给出了实例知识的存储结构和检索策略规则,实现了基于产品族实例知识的快速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
  • 林梅金,罗飞,李如雄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40-241,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基于GSM 网络的GPRS 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从而实现远程水位实时监控功能的系统。该系统的核心部分GPRS 具有永远在线、快速登录、按量收费和自由切换等优点,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
  • 李文,唐志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42-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减少内存访问延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bank 访问历史表中的信息来指导进行预充电的合理时机,以此来达到减少内存访问延时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减少内存的访问延时。
  • 孙鹏文,左正兴,冯慧华,蒋元广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45-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是实现分布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支持异地协同工作的几种典型协作机制,提出了适合松散耦合异步仿真基于任务管理及信息共享的协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协作模型及集成化产品信息共享模型。通过在某型号发动机分布仿真中的具体应用表明了该机制的有效可行性
  • 张绪冰,唐玉华,杨学军,温 璞,林 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48-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具体阐述了VIM 体系结构中对系统性能有着直接影响的关键部分存储交叉开关的研究与实现,包括对流水线的支持、访存指令的无阻塞传输、读取数据的正确返回以及仲裁调度算法的研究等,最后给出了存储交叉开关的顶层模块及仲裁模块的具体实现。
  • 边裕兰,王耀青,张冰怡,李玉峰,兰巨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51-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并实现了T 比特路由器中的转发引擎模块,该模块采用基于子模块处理器的并行转发结构,基于FPGA 的并行流水线处理技术,结合分段查表算法,实现了10GPOS 接口,IPv4/v6 双协议栈的线速转发。试验测试表明该引擎能高效、稳定地达到设计目标,充分满足T 比特路由器的整体需求
  • 杨海涛,王万良,刘锋光,张威,毛明杰,蒋一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54-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Internet 的远程控制系统方案,能够在异地控制被控对象,通过数据流和视频流监控对象的运行状况。介绍了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构成,讨论了远程控制系统中采用的通信技术。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 高明珠,贾克斌,张 立,李邑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57-258,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先进的IT 与通信技术,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S 模式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平台。重点介绍平台的解决方案、各模块设计及平台特点。主要模块包括权限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和文档管理。
  • 梁 克,张凯龙,周兴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59-260,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和比较了DST、DSB、DSZ 等几种国际主流的绣花机花样格式,研究并初步设计绣花过程仿真算法和软件。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初步应用于新型国际化电脑绣花机、电子花样机的开发,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李承伟,郭丽娟,倪 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61-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AltiVec 技术和MMX 及其扩展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让软/硬件人员对它们的硬件结构、指令集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技术。
  • 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
  • 单惠平,杨树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64-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Power PC 主机处理器的网口,给出了硬件和VxWorks 的BSP 实现及调试方法。其中网口的设计是基于PCI 总线,具有通用性。
  • 刘耀周,刘延宏,赵宏武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67-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个基于操作规程的虚拟操作训练系统研究了系统仿真流程,分析了基于产生式规则响应模型主要研究的内容,结合开放式操作行为特点,给出了操作响应模型知识描述。根据操作行为特点确定了产生式系统的操作流程控制策略,形成了系统的操作响应模型。
  • 缪相林,张殿坤,杜 红,邵自刚,李 辛,汪芳山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70-272,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所开发的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录波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的通信技术基于串口通信,实现了一种准确有效的串口通信报文,且具有断点续传和与其它进程共享串口资源的功能。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所用到的关键技术。
  • 曹艳春,房鼎益,刘 炜,吴晓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73-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个面向短消息增值服务商的基于Linux 的短消息通信中间件(SMCM)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该中间件有效地屏蔽了通信细节,为应用开发提供统一接口,并集成了计费、安全等常用模块。讨论了SMCM 的系统架构、应用接口和关键部分的实现技术。
  • 谈鹏程,徐立中,林志贵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76-278,封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源数据融合中计算量大的问题,设计开发了证据理论数据融合计算分析软件。提出该软件的体系结构,并分析和说明其功能。最后,以多源水质监测数据为对象,采用本软件进行融合计算分析,说明它能够减少计算量,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直观、高效、通用性强等特点
  • 王秀敏,王占锋,王秀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3): 279-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中的计费系统,概述了计费引擎的现状并在对各种设计方法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的新的、先进的和高效的计费引擎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给出了详细设计,描述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