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处理器核仿真模型的效率,提出基于SimpleScalar架构对龙芯1号处理器进行虚拟处理器模型行为建模,IPC平均误差为2.3%,速度达到每秒1 000 000条指令。基于可控随机事件机制实现的总线功能模型可以为片上系统(SoC)设计提供激励主动生成方案和片上互连验证功能。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处理器IP仿真建模具有普适意义,能够被无缝融入SoC流程中。
建立时滞差分不等式,得到网络化控制系统(NCS)的指数稳定判据,基于该判据设计NCS状态反馈控制器。该设计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给出,不包含任何自由矩阵,通过Matlab中的LMI工具箱进行求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计算量小、求解方便、保守性弱的特点。
提出一种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形式化模型。利用谓词/变迁Petri网建模的优势,根据Artifact的特点,用半结构化数据描述Artifact,以表示Artifact结构的文档类型定义作为静态谓词,通过一种操作XML的一阶逻辑语言描述变迁。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分析Artifact的可达性、持久性和唯一性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自调节网格索引的反向最近邻查询(RNNQ)算法,将空间划分为大小相等的网格单元,每个单元作为一个桶存储移动对象,采用基于桶内对象数目和网格几何特征的剪枝策略减少反向最近邻查询所需访问的节点。查询点周围单元桶内对象过多时进行二次网格划分,减小节点访问代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查询性能,优于基于TPR树索引的RNNQ算法。
针对当前基于中间件负载平衡机制中负载定位不够准确、监测粒度过大等问题,基于模糊逻辑技术提出一种更精确、更细粒度的负载平衡系统及其负载平衡机制。负载平衡系统的节点负载信息记录表记录系统中所有节点从模糊推理得出的负载状态信息,负载转发表记录服务节点与相应服务请求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负载平衡机制能有效地定位过载节点,较好地实现集群中的负载平衡服务。
针对邻近搜索技术受限于网络协议的支持以及存在空间嵌入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覆盖树的可扩展邻近搜索方法CPS,包括覆盖树构建与维护协议和k近邻搜索算法两部分。节点自主计算自身所处层次,构造一棵层次化树。邻居维护协议负责维护覆盖树结构,确保其适应动态的网络环境。k近邻搜索算法通过对覆盖树剪枝,构造各层候选节点集合,提高搜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CPS的搜索精度优于典型的邻近搜索方法Tiers。
针对如何在“3S”集成过程中选择良好数据结构的问题,通过分析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以二级划分策略建立具有两种结构优点的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使空间数据在栅格化的同时能满足矢量精度要求,并给出其逻辑表示。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该数据结构的空间数据采集与叠加分析策略。
针对环与线性阵列的负载平衡速度较慢与迁移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贪心线性推移平衡算法。该算法适用于任何具有哈密尔顿通路的图结构网络。其平衡过程的负载迁移量一般不大,平衡负载速度较快。对二维网状网等网络结构的贪心线性推移平衡算法进行改进,得到分二阶段的贪心线性推移平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此类改进在平衡条件减弱时能较大地提高算法的时间性能。
为实现对微流的最差延迟最早聚集,并对聚集完成的宏流进行过滤与排序,实现宏流公平调度,提出基于流量隔离的公平聚集器(FAFI)。FAFI解决了在基于流量聚集调度模式中,同一宏流内部各竞争微流之间的突发流量对数据包传输延迟产生影响的问题。通过严格的数学推理与演算,证明FAFI的有效性。仿真实验验证了对FAFI模型的定量分析结果和FAFI模型的性能。
为使攻击者在骗取所有共享者的子秘密时无法恢复秘密,提出一种基于密钥协商的门限多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使系统内的成员相互制约,子秘密由共享者自己选取,且可重复使用,系统不需要秘密信道。共享者可以方便地动态加入或离开系统,且所有秘密能一次性恢复。
针对张有谊等人提出的能抗合谋攻击的门限签名方案(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12期),给出一种伪造攻击方法,任何人都可以用该方法生成有效的门限签名,从而证明该方案是不安全的。针对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一个改进的门限签名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改进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目前基于身份、门限代理签名和盲签名有机结合的研究不多,基于此,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映射理论和秘密共享门限签名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门限代理盲签名方案。该方案解决了代理签名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通过盲签名实现了签名的匿名性。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案易于实现且安全性高,适合在实际中应用。
为实现多传感器对机动目标状态的跟踪,提出一种基于DSmT与粒子滤波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在各传感器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处理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DSmT作为融合工具,将观测数据转化为辨识框架内的元素及其mass值,得到最终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减小距离误差,提高跟踪精度,且运算复杂度能满足在线实时融合的要求。
传统的编队方法在进行避障时会发生队形改变,不能满足联合搬运等对队形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将整个编队看作一个虚拟个体的运动规划策略。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避障过程中的轨迹抖动,提高队形保持的精度,解决避障与队形保持之间的矛盾。
提出一种改进协同过滤推荐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心理学中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建立用户浏览购买模型,通过分析用户浏览信息,预测用户对项的评分,根据预测的评分,运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为用户做出推荐。实验验证了用户浏览购买模型的有效性。与传统协同过滤方法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进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结果。
针对基因本体的有向无环图结构,提出一种新的计算基因本体中术语间语义相似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2个术语的公共祖先及符合条件的不相交祖先,得到不相交祖先的信息量平均值和2个术语的信息量平均值,并将2个平均值的比值作为2个术语的语义相似度。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度较高。
对多通道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火力单元作战过程中的若干事件进行分析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可视化建模仿真环境Arena的多通道防空导弹火力单元作战仿真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多通道防空导弹火力单元抗击空袭方饱和攻击的能力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目前全自动并行化方法在并行化能力和应用范围上存在较大限制,而交互式并行化方法能弥补全自动并行化系统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一种交互式并行化方法及其系统ZIPS,描述系统的并行化处理机制,即采用一种计算类型驱动的并行化算法,并以其作为理论基础,针对2类不同计算,利用强大的交互功能获取相关程序信息,并结合自动并行化技术进行源到源的变换。实验表明,该交互式并行化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
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径效应,加之人体干扰等因素会引起的信号波动,从而导致定位精度受到很大影响。针对实际定位应用中的信号波动问题,采用震动传感器判断定位终端运动状态,利用稳定的位置指纹估计运动路径和方向,在估计运动路径的邻域内采用匹配最近邻,得到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弱了信号波动带来的精度影响,定位精度为2 m~6 m。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信号空时特征结构的高分辨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时空DOA矩阵方法。该方法在保持原时空DOA矩阵方法无需二维谱峰搜索和参数配对等优点的基础上,通过构造X轴上的平移不变子阵列,产生2个DOA矩阵,利用这2个DOA矩阵的角度兼并曲线的差异,解决了原时空DOA矩阵方法的角度兼并问题。由于2个子阵可以重复利用阵元,该方法基本无冗余阵元和孔径损失。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风暴潮系统需要计算受灾区域到多个安置点的最短路径,并根据受灾人数和安置点的容量进行人员撤离的情况,提出对Dijkstra算法的改进方案,其中包括最短路径排序和多目标撤离。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算法的改进是有效可行的,能够使多目标撤离路径的计算次数由多次减少到一次。
为了高效地组织、检索分布式海量遥感数据,研究FGDC制定的遥感元数据标准草案,提出一种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遥感编目数据模型。基于该编目数据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编目数据的分布式影像检索算法,设计并实现一个遥感数据编目检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