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敏, 王娆芬. 基于二维图像与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的心律失常分类[J]. 计算机工程, 2020, 46(10): 315-320. |
[2] |
高宁化, 王姮, 冯兴华. 基于动态模糊决策树的心电信号分类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20, 46(1): 80-86. |
[3] |
陈田,陈占刚,袁晓辉,鞠思航,任福继. 基于脑电信号瞬时能量的情感识别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9, 45(4): 196-204. |
[4] |
张丞,何坚,张岩,周明我. 基于脑电与眨眼频率的可穿戴疲劳驾驶检测系统[J]. 计算机工程, 2017, 43(2): 293-298,303. |
[5] |
廖智,朱珍民,王毅,初显奇,伍能彪. 基于轻音乐加音乐节拍方式的大脑双重刺激诱导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7, 43(11): 27-31,39. |
[6] |
刘美春,王芬. 基于自适应邻域相似关系的脑-机接口识别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7, 43(1): 292-296. |
[7] |
彭展,梁根,周炳. 电信服务系统特征交互的Z规格及验证[J]. 计算机工程, 2016, 42(8): 19-23. |
[8] |
郑刚,齐嘉,陈辰. 心电身份识别中特征筛选策略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16, 42(7): 189-193. |
[9] |
孟明,鲁少娜,马玉良. 基于EEMD与改进提升小波的脑电信号消噪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6, 42(4): 313-317. |
[10] |
陈辰,郑刚,戴敏. 心电信号身份识别中波形基准点特征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15, 41(7): 194-198. |
[11] |
唐肖芳,周金治. 基于散度分析的脑电信号特征选择[J]. 计算机工程, 2015, 41(5): 290-294. |
[12] |
刘斌,罗聪,魏梦然,何良华.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析[J]. 计算机工程, 2014, 40(7): 128-132. |
[13] |
蒋盛益,吴美玲,杨博泓. 基于网络社团检测的电信客户细分[J]. 计算机工程, 2014, 40(7): 312-316. |
[14] |
熊雄,刘新,叶德建. 基于电信IPTV的服务质量监测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14, 40(5): 257-261. |
[15] |
吴怡之,刘文轩. 基于GA的心电信号稀疏分解MP算法改进[J]. 计算机工程, 2013, 39(9): 250-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