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和查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2006年, 第3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6-05-05
  

  • 全选
    |
    发展趋势/热点技术
  • 陈军冰 ,王志坚,艾萍 ,许发见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约束是RBAC 模型中的一组强制性规则,是RBAC 的重要组成。目前对约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系约束、前提约束、数值约束、职责分离约束、势约束和时间约束等方面。时间约束是时间变化和角色许可的依赖关系的规则表示。该文就连续时间约束和周期时间约束进行了描述。约束的标准化、规范以及应用领域中提出的新的约束,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 林雪纲 ,郑捷文,熊华 ,许榕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事件作为事件情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对象和意图的层次化分类方法,通过每层定义不同的分类多维空间使得该分类方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提出了7 个量化指标定义事件的危害值,对事件进行分级。利用该分类和分级方法进行了事件库的设计,显示出这种分类和分级方式的优越性:容易对事件进行定位,可扩展性强。
  • 博士论文
  • 顾建平,韩华,彭思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7-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用水平线插值的方法进行图像修复。先讨论了基于Euler 弹性的图像水平线模型,并用这个模型作为图像水平线的局部插值核。其次用星型插值的方法,从破损区域边界处出发,由外向内、一环一环地对水平线进行插值,把水平线逐步地延伸进去,让修复区域逐步缝合起来。该文的算法速度快,能保持强边缘,而且结构更合理,重构的水平线不再只是直线,而是光滑曲线。
  • 游 静,徐 建,赵学龙,刘凤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软件的两阶段失效与恢复模型进行了分析,基于特定失效概率求解最优恢复时间间隔,并利用半马尔可夫过程,得到特定失效概率下的平均恢复成本。为了将恢复成本降到更低,采用了嵌套的基于时间的软件恢复策略,同时考虑应用级和系统级的恢复,并求得了特定失效概率下的最大应用级恢复次数、恢复时间间隔序列以及最低年平均恢复成本。
  • 马炳先,吴哲辉,徐颖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3-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主体的动作分为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单个主体的内部行为通过其对应的Petri 网系统进行描述,进一步得到多主体系统对应的层次Petri 网系统。通过主体间的外部动作关系的讨论分析得到多主体系统出现冲突的必要条件,并且Petri 网系统运行时的一个死标识对应多主体系统的一个冲突,特别是资源冲突。
  • 王 轩,李元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结合局部搜索策略的求解流动旅行商问题(TSP)的演化算法。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局部搜索策略在邻域内搜索的快速性与演化方法在全局搜索上的鲁棒性结合起来,从而跳离局部最优。将该算法用于TSPLIB 中部分TSP 实例上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各种求解TSP 的演化方法相比,该算法在获得全局最优解的精确度上有了一定的改善。
  • 张仕斌,何大可,遠藤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9-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主观信任的本质出发,提出了基于Agent 的主观信任协作模型,分析了主体信任协作关系的本质;引入模糊集合理论的隶属度概念,以信任向量的形式对主观信任进行定量的描述,解决了主观信任的建模问题;结合主观信任协作模型,引入模糊聚类理论,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信任类型动态定义机制,为各主体之间的信任评估提供了依据。
  • 王胜军,郭德贵,金成植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TLAS 是测试领域的流行语言,用其编写的测试程序可在任一个具体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上工作。设备分配是每个ATLAS 编译系
  • 谈华芳,侯紫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分布式的备份思想应用到大规模并行文件系统中,在使用冗余机制构建数据的系统中提供快速恢复机制。并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建立了一个平均直到数据丢失时间的分布模型,指导如何在数据可靠性需求和冗余数据开销之间进行平衡。根据可靠性模型分析,在快速恢复机制下,使用m-n 机制,只要n≥m+2,并且恢复数据所需的计算时间与磁盘I/O 时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满足大规模存储系统对可靠性的需求。
  • 王双成,俞时权,程新章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种新的离散数据聚类方法,该方法结合变量之间的依赖结构和Gibbs sampling 进行离散数据聚类,能够显著提高抽样效率,并且避免使用EM 算法进行聚类所带来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离散数据的聚类。
  • 缪祥华 ,何大可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31-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evente Buttyan 等人提出了一种认证协议设计的简单逻辑,协议设计者可以使用该逻辑,用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构造认证协议。该文把简单逻辑和串空间(Strand Space)模型结合起来,给出了简单逻辑的串空间语义,然后运用该语义证明了简单逻辑的推理规则是正确的。
  • 张志政,邢汉承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汇率的波动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难找到一种模型精确有效地刻画汇率波动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该文提出了采用改进的模糊方位编码方法表示汇率走势,然后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汇率走势的方法。通过实际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并且能够得到客户更关心的较高的理论获益度。
  • 汪学清,杨永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36-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把复杂的连通问题逐步化简,并利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和几何证明,采用几何理论和数学归纳法的思想,从拓扑学的角度给出了传感器区域的一种网格划分方法。最后从理论上给出了在一个实现完全无缝连通的传感器区域内最少需要多少簇首的解析表达式,即从理论上解决了把整个传感器区域至少划分成多少个簇才能实现完全无缝连通的问题。
  • 张 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块的二值图像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首先用混沌映射置乱欲隐藏信息的比特顺序,然后用遗传算法来寻找一个较好的系统参数,使之确定的比特顺序与块的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减少要取反的像素个数,提高图像的视觉质量。另外,该参数也是提取信息比特的密钥,增强了所隐藏信息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宋光明,杨小冈,曹 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卫星影像存在的仿射畸变,研究并给出了一种实用的自动校正方法。分析了仿射畸变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对几何校正控制点进行了自动选定,辨识出了畸变模型参数,采用均值法及中值法对模型辨识参数进行优化处理,进而通过坐标变换及灰度的双线性插值实现卫星影像仿射畸变的自动、精确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 秦俊奇,曹立军,王兴贵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正反向混合推理的故障诊断方法,运用基于动态模糊综合评判的正向推理生成候选故障集,作为反向推理的基础。基于诊断任务的多层次混合分解策略,提出了融合不同知识表达方式和推理机制的多Agent 并行诊断结构,分析了管理Agent、诊断Agent和决策Agent 的基本职能,给出了并行推理过程中的冲突消解算法。
  • 丁 健 ,江南 ,芮挺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经典叉积法在识别任意简单多边形方向时不能解决奇异情形的问题,提出了多边形方向识别的特征点比较法,用列举法作了几何证明。算法中的运算主要是整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因而速度较快,并且有效地解决了奇异情形下的方向识别问题。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对所有简单多边形作出正确的方向判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鲁棒性,可以发展成为独立的方向判断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比叉积法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
  • 方艳湘,黄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信计算组织(TCG)提出了可信计算规范,其主要思想就是通过度量和保障组成平台的各组件的完整性来保证平台及应用的安全。启动过程是操作系统的基础,因此实施可信启动对操作系统意义重大。基于Linux 启动的现实条件,结合TCG 规范中可信度量和可信链的思想,利用TPM 提供的可信计算和保护存储功能,设计了Linux 可信启动过程TSPL,并实现了原型。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启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度量数据的多样性,不仅度量了程序代码,还对影响执行程序行为的配置文件和环境数据进行了度量。
  • 软件技术与数据库
  • 蒋建文,王煦法,黄国锐,钱 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家居信息系统环境中数据存取的特殊环境,提出了基于Jini 架构基础上的多数据库系统。介绍了Jini 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在家居信息系统中的适用性,建立起基于Jini 的多数据库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提出了整体架构的实现方法,为家居信息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 谭义红,李学勇,陈治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57-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查询扩展是智能信息检索中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库的查询扩展方法。该方法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自动从文档中导出概念/词语之间相关性及层次关系,由此构建关联库,通过关联库对查询需求进行查询扩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是有效的,能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 刘永刚,孔磊,宿为民,朱扬勇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的成效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该文就所实现的软件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工具——“基于公共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和采用技术进行了探讨。该系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机制,并通过运用协同过滤聚类算法进行知识推送、运用频繁模式增长算法进行知识关联、运用本体技术进行全文检索等,使知识管理机制的循环过程得到实现。
  • 陈 伟,王 昊,陈丹萍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62-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计算机审计的现状,阐述了数据采集在计算机审计中的重要性。在分析了数据采集和数据迁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数据迁移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不仅可灵活、准确地完成数据采集,还同时完成了数据的清理工作。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点,它为开展计算机审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
  • 杜 威,潘久辉,邹先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化视图的维护是数据仓库技术的重要问题,近几年产生了很多的维护算法。已有的维护算法大多是针对单个实化视图的维护。该文提出了一种多实化视图的自维护算法,该算法利用局部约简规则和主外键引用关系生成较小的辅助视图集,使多实化视图和辅助视图集都是自维护的。
  • 沈宇军,柏彦奇,王向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型驱动架构(MDA)是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对开发HLA 仿真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在系统地总结了MDA 系统开发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MDA 系统开发的技术优势。将MDA 应用于HLA 仿真系统的开发,初步探讨了基于MDA 的HLA 仿真系统开发过程,并描述了该过程的顶层视图。
  • 彭佳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70-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数据库和Web 日志构建概念层次树,在继承FP 算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概念层次树挖掘多层包括交叉层次的关联规则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性能上比传统算法有了较大的改善,能为客户提供多层次的关联推荐和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服务。
  • 高红雨,廖湖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7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部分求值动作分析方法,利用带有绑定时间标注的源程序生成部分求值动作原语序列,作为各种部分求值实现策略的基础。这种方法使部分求值算法独立于具体的实现方法,从而降低了部分求值系统的实现难度。
  • 孙常伟,钱乐秋,赵文耘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75-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些现有的领域分析方法,将面向对象的概念引入到领域分析中,借助领域中特征和领域用例的作用,将面向对象分析的涵盖范畴扩展到应用领域中。并以仓库管理领域为例,介绍了对特定应用领域确定领域上下文范畴,建立了特征模型和领域用例模型,最后建立了对象模型的分析过程。
  • 张慧颖,曲著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查询相关的Web 页面中的数据记录之间具有极高的代码结构相似性,Web 数据记录对应的DOM 子树之间自然也就具有很高的结构相似性。针对查询相关的Web 页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OM 子树匹配的交互式Web 数据抽取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保证很高的数据抽取查全率和准确率。
  • 曲晓英,陈雪松,郑国勤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81-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ERP 软件供应商和应用ERP 软件的企业提供一种定量的ERP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基于Walters 和McCall 3 层软件质量度量模型,建立了适用于ERP 软件的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了运用模糊理论对ERP 软件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模糊运算获得了ERP 软件质量的评价结果。通过一个典型ERP 软件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朱一闻,刘家茂,叶炜,顾 宁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方案自动转换为BPEL4WS 模块是Web Services 实时动态语义合成系统SASO 的核心组成部分。该文使用DAG 作为Web Services 合成方案的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TOP 自动转换算法,通过运行时代码动态生成的方法,实现从DAG 到BPEL4WS 的自动转换。
  • 陈 宇,徐开勇,李立新,王惠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86-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JNI 技术利用本地代码库的常见方法,提出了一种不需修改原始代码,完全封装现有本地代码库的方法,并给出了在32位Windows 平台上的实现实例。最后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 柳 刘,岳丽华,田明辉,刘 彬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新颖的实时数据库事务并发控制方法:语义多版本并发控制协议(SMVCC)。利用实时数据库中存在多版本数据的特点,考虑实时数据和实时事务语义,结合实时数据库相似性概念,对传统多版本并发控制方法进行扩展,对不同事务采用不同并发控制策略,提高了事务并发度。
  • 余晓锋,应 时,贾向阳,张 韬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系统非功能特性的分析设计一直是面向对象方法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缺乏系统化的建模手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的非功能特性分析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反射思想分离功能特性和非功能特性。对于非功能特性,扩展UML 并结合相关的非功能需求建模策略对其进行分析设计。
  • 网络与通信
  • 朱 江,张立立,曾志明,钟耳顺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94-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利用集群技术解决网络地理信息服务负载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集群技术的WebGIS 服务器场模型,着重研究了面向地图内容的自适应动态反馈负载平衡算法,最后建立了试验床,对基于该算法的平衡负载器进行了验证。
  • 赵东平,郑卫斌,张德运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TCP Westwood 拥塞避免算法在误码率较高的无线网络环境下性能仍显不足的问题,对TCP Westwood 算法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基于选择性确认丢包恢复的TCP Westwood-SACK 改进算法。通过仿真表明,改进后的TCP 算法在高误码率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和吞吐量,同时仍具有很好的公平性和友好性。
  • 王银燕,余镇危,潘耘,曹怀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2P 网络由于其良好的可扩展性非常适合于规模日渐扩大的互联网,服务查找成为它的基本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的分布式的服务查找方法,主要特点是给定了一个关键字,可以在有限的跳数范围内,找到部署有这个关键字的overlay 节点,得到查询结果,并且最大的查找跳数与网络大小无关。
  • 周宽久,曾琳铖曦,李 瑶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音门户是利用了CTI 技术实现电话网与互联网集成的重要部件,支持了用户通过普通电话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是由 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TTS(Text To Speech)、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Voice XML 4 个子系统组成,该文在一个实用的语音门户系统的基础上,讨论了系统结构以及4 个模块的设计实现,系统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自动机技术将板卡、通道以其语音合成、识别等资源有机集成在一个系统内,方便了系统设计与功能扩充。
  • 林伟伟,张志立,齐德昱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格计算为用户处理很多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方法,用网格实现大规模分布并行计算是必然的趋势。文章给出了基于网格中间件Globus Toolkit 来实现分布并行计算的两种策略:紧密耦合并行程序和松散耦合并行服务,并给出实现这两种策略的实现方法,为实现分布并行计算提供了新方法。最后根据所提出的并行计算策略,在网格计算环境下实现了一个分布并行计算实例,并给出了相应的试验结果。
  • 孙帅,杨 凡,李万城,董小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07-108,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目前流行的集群调度系统PBS 进行封装和扩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计算网格作业调度系统GridPBS。该系统可使PBS 系统的应用拓展到整个计算网格环境,克服了现有PBS 系统只能在单个集群节点上运行的局限性。根据计算网格中的集群资源运行情况对用户作业进行调度分配,从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计算网格各节点的计算能力。
  • 郭方方,杨永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等网络正在成为网络应用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负载平衡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负载扩散思想的对等网络负载平衡算法,对相应的负载评估标准、负载分散原则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给出了仿真试验结果。试验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系统开销、较小的响应延迟,减少了系统抖动现象的产生。
  • 李美安,刘心松,王 征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中多副本对象访问控制的分层结构分布式互斥实现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分布式系统中互斥访问算法的消息复杂度,并提高了系统和算法的容错能力和稳定性,为构建超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保证分布式系统中的多副本对象的互斥和一致访问提供了实现手段。
  • 李庆海,吴国伟,王清让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双网冗余环境下的负载均衡算法,通过设计合适的包选择算法,在保持网络链接属性的前提下,对数据包的关键域进行Hash 运算,在双网之间均衡流量。考虑双网的处理能力和负载情况不同,该文又提出了动态自适应的Hash 算法,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动态地在双网之间均衡流量。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负载均衡算法提高了高速网络环境下双网的数据采集性能,大大提高了双网的设备利用率。
  • 王晓梅,冉崇森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18-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宽带卫星网络特点和应用需求特性,对MPLS DiffServ QoS 保证体系进行适当改进,建立了适合宽带卫星网络的QoS 保证体系。该体系支持两个基本业务类别,分别采用第2 层交换和第3 层转发的模式实现分组传递。在这两个基本业务类别内,可以继续划分优先级别。在该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切换问题对于QoS 的影响。
  • 林小平,唐露新,唐平,彭伟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可拓方法应用到广域网不同操作系统间的文件传输中,保持主机在一个网络适配器条件下,根据可拓变换的策略,对不同系统计算机的网络配置进行相关修改,从而提高了文件传输速度,解决了经常出现的中断现象,实现了异构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 王恺,杨 峰,毕经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大规模网络测量系统FOX,该系统除具备较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特点之外,以一种安全高效的方式实现了对自动协作式测量的支持。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实际网络测量中得到了应用。
  • 安全技术
  • 杨世平,李 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26-127,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AN 逻辑可以证明协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还能够发现协议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但是,通过一个认证协议的例子证明,该文指出,BAN 逻辑对于诸如弱密钥方面存在的密钥猜测攻击的分析存在缺陷,还需结合非形化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 刘佳娜,张林龙,钱松荣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保护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的领域。该文提出了一种对软件许可证进行控制,维护的License Server 系统。该系统基于ACE 环境,服务器通过判断客户端在启动、运行和退出软件时定时发送的验证消息,对所提供的应用软件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软件保护的功能。
  • 朱一群,张全海,李建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31-132,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XML 加密、签名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XML 安全技术的电子公文系统,通过对系统安全性的分析,证明此系统满足公文的机密性保护、完整性、身份认证和不可否认性,是一个安全的电子公文系统。
  • 窦家维,李秀琴,李顺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3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对数假设与因子分解假设的有效的记名签名方案,构造了一个被签名人与第三方之间的零知识证明协议。在需要时,该记名签名方案可转化成不可抵赖签名、指定的确认人签名或者转换为失败终止签名。还比较了该方案与著名的记名签名的效率。
  • 钱 权,耿焕同,王煦法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支持向量机(SVM)作为一种新型的统计学习模型,在处理小样本和学习机的推广能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该文应用SVM 的分类特性来识别网络攻击行为,提出了基于SVM 的入侵检测方法。重点考察了不同SVM 核函数和参数选择对检测准确率和实时性的影响。论证了基于SVM 的入侵检测在性能和识别率上都明显优于基于BP 网络的攻击识别,还就目前商用入侵检测系统存在较高误报率的问题,分析了用SVM 来提高其检测实时性和识别准确率的系统框架。
  • 顾小卓,杨建祖,兰巨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39-14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IKE 中存在的两类安全问题:(1)响应者在未证实发起者IP 地址的情况下,需要保存双方的状态从而不能避免遭受存储资源耗尽攻击;在身份没有得到认证的情况下进行大量的运算,不能防止CPU 资源耗尽攻击。两方面结合起来使得IKE 不能有效地防止Dos攻击。(2)在签名认证和预共享认证的主模式和野蛮模式中,IKE 不能有效地保护通信双方的身份。该文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两类问题。
  • 李 平,吴佳英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偶密钥机制,使得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共享预置的密钥,在传感器网络的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节点资源受限,如何尽可能减小建立间接对偶密钥的路径长度是该类算法的研究焦点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立方体模型的对偶密钥快速建立算法,采用对二进制串分段及逻辑运算等处理来消并一定数量的异位数目,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生成密钥路径的中间节点。
  • 赵玉亭,张 治,李立欣,慕德俊,戴冠中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44-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基于远程访问拨号接入用户服务(RADIUS)的认证、授权和计费系统。试运行表明RADIUS 原有实现方式的大运算量和频繁的文件读写操作降低了用户认证效率,且存在系统管理员盗用用户账号的风险。改进了RADIUS 实现方式,降低了认证程序实现复杂度,提高了用户认证效率,同时降低了密码泄漏风险。对于广泛采用RADIUS 的安全应用是很好的借鉴。
  • 朱建军,李家春,张凌,施洪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洛伊木马是具备强大远程控制功能的一种黑客工具,其对网络中计算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结合Huigezi.2004 木马清除的全过程,介绍了新一代木马的特征和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DLL 链接库技术、端口反弹技术和组装合成技术,并给出了清除Huigezi.2004木马的具体步骤,最后对木马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姚立哲,吴强,梁昌宇,曾庆凯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49-150,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Internet 以及分布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安全问题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关于恶意代码所导致的软件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文重点分析了时序安全特性和竞争条件等代码分析热点问题,给出了时序安全特性的分类以及形式化描述,提出了将模式识别应用于解释性语言中的动态代码检查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Perl 语言解释器中,实现了对Perl 语言脚本的动态检查。
  • 商海波,蔡家楣,胡永涛,江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5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反木马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木马的行为分析,分析并归纳了木马在安装阶段的行为特征,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Windows 木马的反木马策略,可在木马安装阶段有效地拦截与查杀木马。
  • 刘小杰,韦卫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54-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网络可信接入认证方法,经分析,该方法可以被使用在各种认证协议中。根据该方法,实现了可信IPSec VPN 客户端。实验表明,可信VPN 客户端增强了VPN 客户端安全可信接入受保护网络的能力。
  • 陈启祥,左 强,邱小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57-158,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某防水墙在应用中面临的网络数据安全实际问题,在优先考虑了安全性的情况下,兼顾了效率、应用环境、运行速度、资源
  • 张 杰,张士杰,高山青,刘粉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混沌系统良好的初值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易碎水印方案。该方案对8×8 图像块的直流能量和平均DCT系数进行混沌迭代产生易碎水印,该水印不仅保证了对篡改的敏感性,而且可以对攻击进行篡改定位。
  • 刘卫平,蔡皖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iSCSI 面临的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IPSec 的分级安全iSCSI 方案,并通过试验对不同级别安全方案的性能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配置硬件环境下,安全iSCSI 具有较好的性能;在低配置硬件环境下,安全iSCSI 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并且吞吐量也大幅度降低。
  •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 王江晴,陆际光,童小念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软计算中各种智能模拟方法在实时智能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各方法的优势和问题、潜力和局限,提出了一个基于复合协同的实时智能信息处理模型。
  • 甄 彤,范艳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67-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采用三帧差分法实现谷物害虫图像恢复与提取的方法,利用图像的一阶灰度值直方图和图像的目标区域,自动提取静态储粮害虫图像的纹理等特征。针对于相对特征维数而言样本数很少的特点,提出利用多类SVM 分类器的方法实现对储粮害虫的快速鉴定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神经网络,SVM 在有限样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 叶吉祥,谭冠政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70-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中的线性时间检测器生成算法生成的检测器存在冗余以及时间和空间代价与r 呈指数关系,算法开销受r 的影响较大的不足,对其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去除冗余检测器以及分割字符串的改进算法来生成检测器,通过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 陈兆学,施鹏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73-174,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灰度图像水平差分和垂直差分图像的相关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在复杂交通背景下实现车牌快速定位和分割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中值滤波对图像滤噪并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然后运用一种水平差分和自适应阈值方法对图像进行二值化,接着在对所得二值图像在水平方向作形态学膨胀运算后,对其垂直、水平方向的扫描线长度先后进行滤波处理而粗分割出车牌的候选区域;最后通过车牌垂直差分图像在竖直方向扫描投影的相关特征对所得候选区域进行筛选,得到车牌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精确位置。该方法对于图像背景复杂度和车牌在图像中的位置限制较少,而且实现简单,定位速度较快,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车牌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周子康,杨衡,唐万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75-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分层抽样随机模拟与禁忌搜索结合,构造了TS II 模拟禁忌混合智能优化算法。随机模拟采用缩减方差、加速收敛的分层抽样技术,保证抽样遍布于整个搜索空间,避免禁忌搜索路径往返重复,克服禁忌搜索对初始解的依赖,算法同时使用禁忌表与希望表,将分散搜索与集中搜索相结合,增强算法的并行处理能力,提高寻优的效率与精度。Benchmark 问题评测结果显示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丁维龙,刘端阳,古 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78-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从现有的植物形态建模系统出发,分析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模板库的三维植物形态可视化模拟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植物形态结构模板库的建立,重点论述了三维真实感植物生成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系统界面设计并给出了系统应用实例。
  • 李志杰,赵跃龙,戴祖雄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81-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小世界(Small-world) 模型作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基于P2P 的自组织计算网络的构造和基于该网络的计算任务调度算法,对计算网络的若干特性(诸如高聚合性和低搜索路径) 以及调度的效能进行了分析。该文构造的计算网络表现出明显的自组织特性,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自组织能力,能为计算资源的调度提供很好的支持。
  • 孟 科,张恒喜,李登科,江洋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83-184,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些客观事物因其复杂性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特征有时是不确定的、模糊的,针对此类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和量化的需要,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构建了知识表达的模糊粗糙特征集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研制经验的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实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
  • 张 睿,沈一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85-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图的点集表面表示形式:先对点集表面进行参数化,然后在参数域上进行曲面重构和重采样得到基于二维数组的点集表面表示。采用了切空间对齐的方法得到点集表面的参数坐标,该方法能寻找出点集代表的流型所在的二维参数空间,并在参数化过程中较好地保留了原曲面的尺度信息。位图形式表示点集表面具有数据结构简单和便于随机访问的优点。提出了基于位图表示形式的点渲染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线性插值来实现视角依赖的点集表面的重采样,解决了点渲染中采样点不足的问题。
  • 岳维松,苏开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88-18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人体行走时在空间呈现出的不同几何模式,介绍了一种基于几何参数的步态识别方法,利用Gabor 滤波器在不同角度上的滤波特性,对步态图像滤波的基础上,通过扫描二值图像提取人体的步态几何特征:两脚间的宽度、两腿与人体垂直中线的夹角以及两腿交叉点的坐标;步态的分类采用改进后的动态时间扭曲(DTW)方法进行动态模板匹配,基于CASIA 步态库的测试表明,该方法的分类准确率达90%。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几何参数的步态识别,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的运动主体。
  • 张素庆,王志军,王文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90-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Web service 与多Agent 系统(MAS)集成的通信机制,以描述逻辑作为知识表示语言,使用描述逻辑本体库和推理机,使Agent 之间语义表达更精确,推理能力更强,较好地实现了Agent 间的服务匹配,在此基础上,发挥Web service 在异构平台间实现互操作的优势,用SOAP 协议直接对Web service 进行绑定,实现了快速准确的通信。
  • 郑普亮,许 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93-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时频分布以及距离测度在说话人确认中的应用。实验采用语音信号的时频分布作为说话人模型,并根据分布之间的距离测度进行确认判决。选择了多个核函数和距离测度进行比较,采用改进的Nelder-Mead 算法,对核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确认的正确率,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 肖磊,隆 刚,陈学佺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96-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 变换来抑制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噪声的方法,Curvelet 是一种新的多尺度变换理论,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克服了小波在处理大于一维的高维信号时的不足。该文在介绍Curvelet 变换理论及其实现的基础上,引出了SAR 图像斑点噪声的去除方法,并改进了Curvelet 算法,降低了其运算复杂度,讨论了SAR 图像噪声方差的估计,最后和其它的SAR 图像去噪方法作了对比和分析。
  • 曹江中,戴青云,何家峰,方 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199-200,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算法基于虹膜纹理的分布特点,将虹膜分成若干带,用Gabor 滤波器对每带进行滤波编码,用各带Hamming 距离的加权和来判决虹膜的匹配。与一些常规的算法相比,该算法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的纹理特征对虹膜匹配贡献不同的特点,能有效地增大虹膜的类间距,利于进一步减少误识率和拒识率。该文给出了对CASIA 虹膜库测试的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该算法已在一些场所的认证系统中试用,效果较理想。
  • 王世卫,李爱国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01-202,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税收申报欺诈检测是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和稽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VM 的税收申报欺诈检测方法。首先用采样来的企业经营和财务数据训练好一个SVM 识别系统,然后用这个SVM 识别系统判断一个企业的报税额是否真实。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31 个测试样本中,检测精度达87.10%,比基于See 5.0 的方法高3.23%,而训练时间只需1.708s。
  •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 成 运,郭建军,戴葵,王志英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03-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H.264 通过在变换与量化模块中使用尺度因子矩阵来降低其运算复杂度,文章通过消除变换与量化模块中的尺度因子矩阵而推导出了仅与量化参数QP 有关的最佳零块判决阈值,然后提出了结合零块判决的运动搜索算法,并进行了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非常适合于中低码率的实时视频编码应用。
  • 曹雪松,边学工,张新晨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06-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电信运营级视讯会议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H.323 视频会议系统平台。针对这种服务平台中存在的交互信令复杂、异构信息繁多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了XML 技术对该系统的指令交互模式和存储模式进行重构的优化方案,从而简化了系统的内部通信模式并提高了系统的数据管理效能,通过实例验证了这种基于XML 优化后的系统在信息管理及性能扩展方面确实有一定优势。
  • 许剑峰,黎绍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09-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将垂直颜色边缘与分块多帧分析的文本定位与增强的方法。根据文本的垂直颜色边缘特征进行粗筛选,获得和跟踪文本候选区;然后通过分块多帧分析对文本进行增强。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复杂背景,提高视频文本的识别率。
  • 马 军,郁永珍,郑宪,祁晶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1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经常采用网格模型对物体和场景进行描述,而网格模型的大数据量成为实时绘制的瓶颈。因此,必须对网格模型进行简化,目前的简化算法,主要是以网格模型几何误差的最小化为准则,而忽略了模型的视觉特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点的网格模型简化算法,其简化准则是视觉特征的最优化,利用视点相关,建立视点与网格精度的对应关系,对距离视点较近的部分采用较密网格,对距视点较远的部分采用稀疏网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高度真实感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实现模型较大幅度的简化。
  • 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
  • 耿彦莉,王 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14-215,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介绍了嵌入式Linux 的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MiniGUI 的特点、体系结构以及开发过程,并针对Intel StrongARM1110 平台对MiniGUI 进行了交叉编译,并开发了输入引擎并进行了触摸屏坐标的校对,将MiniGUI 移植到了StrongARM1110 平台上。
  • 吕伟杰,刘鲁源,王毅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16-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动汽车网络控制系统总线中传输的消息增多,原有的固定调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混合调度方法,对电动汽车中的消息进行调度。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满足消息的截止期,提高网络利用率,有助于改善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 檀彦卓,韩银和,李晓维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19-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验证测试技术是验证芯片设计正确与否的重要环节,不仅向设计者及时反馈了有效的信息以尽早发现错误、改进设计,并能为降低测试成本和生产测试提供有效保障。基于实际工程,该文提出了一个较有效的验证分析流程方案,采用多测试项目融合的测试法对一款微处理器芯片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对相关测试项目进行了定量、定性的评估。
  • 蔡启先,李日初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2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LX 虚拟微处理机提供了一个基于PC 机的研究平台,研究者可以在PC 机上模拟新的处理机技术。该文先介绍DLX 微处理机针对流水线处理的结构调整和流水线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实例,介绍了对DLX 浮点数流水线性能的分析研究。
  • 邵晨曦,张俊涛,白方周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25-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符号定向图仅应用系统静态症状,诊断结果存在冗余。附带时序信息的TSDG 方法,在两类阈值5 级符号定向图的基础上,应用诊断对象的动态症状和历史信息,根据传播故障信息的一致路径,搜索真正的故障源。时序信息限定了故障诊断中的因果关系,消减了诊断的空间。TSDG 在带热交换和混合的管道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诊断系统的正确性。
  • 罗 欣,朱清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28-229,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车流量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系列技术中的关键基础,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车流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SV 颜色模式和边缘检测技术的车辆检测算法进行车流量统计。在该算法的基础之上,开发实现了一套车流量统计系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排除阴影和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是切实有效的。
  • 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
  • 谭毓安,朱立谷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30-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Linux 系统中多路径磁盘过滤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驱动程序将物理磁盘的多路径封装为一个虚拟设备。虚拟设备的I/O请求转发到磁盘设备上执行,由路径选择算法将主机的负载均衡地分配到各路径上。当路径发生故障时由驱动程序将失败的I/O 请求切换到其它路径,屏蔽了路径故障。驱动程序利用多路径改善了主机的I/O 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 李 贺,冯天瑾,丁香乾,张红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33-235,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撑向量机(SVM)结合,提出了一种分行业、适用小样本空间的财务预警模型:PCA-SVM 模型。以传统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简化输入向量,并利用SVM 作为判别企业状态的工具。该文利用了SVM 提取优秀企业各比率之间的内在相关知识,作为评判企业状态的依据,克服了以往在区分企业状态方法上线性判别的局限性,也克服了小样本条件下BP 网络推广能力不强的缺陷。
  • 韩胜菊,聂尚宇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36-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政务的建设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信息的交换与整合,尤其是物理隔离的网间信息交换。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交换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信息交换码头的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形式化描述,并通过给出的模型建立出电子政务网间信息交换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最后对此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加以说明。
  • 史 立,鲁士文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39-241,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开发基于园区的水、电、暖、天然气等管网监控与管理系统,可以为管网系统提供一个直观的、实时的、量化的信息平台。该文通过研究管网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的需求,给出了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数据模型,从而构建一种通用的园区网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模型,使特定的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定制。
  • 韩峰岩,王昕,肖丽雯,严少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42-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与软件质量管理有关的主要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软硬件一体化质量管理的嵌入式软件质量管理框架的基本要求,开发了在ISO9000 标准的基本框架下,吸收CMM、GJB2786、DO-178B 等标准的优点而成的一个实用的嵌入式软件质量管理框架。通过在3 个企业的试运行表明,该质量管理框架既能满足对软件质量管理的要求,又适用于软硬件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便于在已经通过ISO9000 标准认证的企业应用。
  • 陈云翔,田涛,项华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45-246,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是影响装备作战使用的重要因素,仿真法是进行武器装备作战使用研究的有效途径。该文在对武器装备作战使用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使用UML 建立了RMS 在装备作战使用中的仿真模型,提出了作战过程中RMS 仿真的方法,真实反映了RMS 对装备作战使用的影响。
  • 俞 枫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47-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国券商经纪业务正在进行经营模式转型的现实需要,该文提出采用低成本的Intel 架构建设大型券商集中交易系统的方案,并从可靠性、高效性、扩充性、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了系统的部署结构、关键技术和业务架构,揭示了基于低成本Intel 架构的集中交易系统已达到券商进行经纪业务转型的要求。
  • 孙亚男,宁士勇,鲁明羽,陆玉昌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51-252,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处理及数据挖掘的中医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很好地融合了中医个体化诊疗的特点。结合实际应用详细讨论了中医诊疗数据仓库建立、OLAP 实现的关健问题和数据挖掘的应用主题,设计了集成化的中医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3 层体系结构,同时给出了实现案例。
  • 高娜娜,王沁,李占才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53-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ES、3DES 和AES 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组密码算法,其可重构性和高速实现对可重构密码芯片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分析了这3 种算法的高速硬件实现,利用流水线、并行处理和重构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重构S 盒(RC-S)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高速实现了DES、3DES 和AES。基于RC-S 实现的DES、3DES 和AES 吞吐率分别可达到7Gbps、2.3Gbps 和1.4Gbps,工作时钟为110MHz。与其它同类设计相比,该文的设计在处理速度上有明显优势。
  • 程媛媛,李仲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56-257,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运用双向Web Service 的思想来实现分布式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将该思想和具体的商业应用相结合,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J2EE 架构的房地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同时辅以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组件间的安全通信和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 尹 勇,周祖德,刘 泉,李方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58-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框架,重点说明了利用PCI 接口控制电路、网络接口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实现系统的自适应网络功能和内外网的安全物理隔离卡,该卡能自动地识别所连接网络设备的速率和工作方式,并将工作方式和速率调整到正确的模式与之相适应。系统的管理软件包括安全策略管理模块、安全审计模块、数据库记录交换模、文件交换模块和邮件交换模块,以实现内外网数据安全高效的交换和管理,同时使用Windows DDK 实现了基于NDIS 的硬件驱动程序。这些关键技术的实现对相关课题研究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 张 仲,黄 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61-263,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子病例技术的发展,牙科X 光图片的数字化分析在牙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中越来越重要。该文讨论了一种适用于电子病例的牙科X 光图像处理、测量系统。针对用户的感兴趣区域(ROI ),实现放大镜功能,并调整感兴趣区域的亮度、对比度。运用种子填充算法对用户选取的封闭区域填充颜色,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封闭牙齿病变区域的面积。
  • 李禹材,王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64-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Z+Z 智能教育平台的语音识别接口”的研究开发为背景,针对领域构架包含的构件太多和理解使用太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子领域通用构件(General Component for Sub-domain,GCSD)的概念。GCSD 的使用,能极大地简化基于构件的应用程序开发,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结合基于构件/构架的软件复用技术和领域工程方法,提出了GCSD 的开发方法,并以语音命令识别通用组件的开发为例,展示其开发过程。
  • 戴 笛,张福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67-269,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将Verilog 硬件描述转化到等价C/C++代码的自动翻译器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简化Verilog 行为模型的方法、非阻塞赋值串行化的优化算法和一些访存优化原则。该方法设计的翻译器的生成代码可直接由C/C++编译器汇编成可执行程序后进行仿真。采用龙芯RTL 作为系统输入的测试表明,该方法的仿真速度可比一般仿真软件有成倍的增加,并能在系统评估和分析上发挥显著的成效。
  • 王强,岳丽华,任明雷,金培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70-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当前生物学知识可视化表示方式存在的一些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SVG 的表示框架。这一框架在保证了交互性的同时,克服了上述困难,可以较好地用于生物学知识的表示和生物学数据的可视化浏览界面;并基于这个框架开发了一个SBML 的可视化工具——SBMLViewer。
  • 李学华,何建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73-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 总线的雷达数据采集及定时板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把数据采集控制、发射机定时及接收机控制等集于一块FPGA 芯片中实现,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该设计已经成功地应用到民航飞行天气探测领域中
  • 彭勇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75-277,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武警机动部队跨区“处突”运输保障方案制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要求,提出了基于Agent 的方案生成系统,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技术。该系统充分利用代理计算特点,实现了方案生成的分布、协同处理,方案生成结果合理、完善、灵活。系统在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 曾 斌,申咏周,杨辉,曾凯,王宇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78-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动态路由协议OSPF 的优点和局限性,针对OSPF 中Stub 区域无法导入区域外部非OSPF 路由的缺陷引入了NSSA,介绍了NSSA 通过LSA-Type 7 引入区域外部非OSPF 路由来弥补这个缺陷的过程。同时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NSSA 在Cisco 路由器上的实际应用,说明了NSSA 的重要性。
  • 徐 君,范宝峡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81-282,封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所提出的基于统计特性估算总线串扰概率的方法与以往基于数据流的方法相比,具有更短的运行时间,且精度相当,可以更有效地为综合工具采取相应避免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王会咪,刘志峰,赵铁男,李富平,杨文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9): 283-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现有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用现场总线实现控制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并针对某电力公司发电机测控系统(PowerCommand 1300)的改造要求,利用CAN 总线的性能特点和优势,介绍了基于TMS320LF2407A 数据采集系统CAN 模块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