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和查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2006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05
  

  • 全选
    |
    博士论文
  • 张天骐,张 战,林孝康,权进国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基音检测的倒谱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其在基音检测计算及其数字实现时存在不足。为了克服倒谱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功率谱二次处理基音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克服了倒谱法在基音检测中不足之处的同时还提高了计算速度,对基音轨迹曲线的估计准确性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 宋丽哲,牛振东,余正涛,宋瀚涛,董祥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4-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个性化服务的系统中,如何将新发现的用户兴趣和原有兴趣合并为用户的新兴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相关性的用户兴趣漂移方法。采用混合模型,将用户兴趣分为长期兴趣和短期兴趣,对短期兴趣采用滑动窗口处理更新,对长期兴趣采用基于概念相关的渐进遗忘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跟踪用户的兴趣变化,而且能够预测用户的兴趣,具有较好的效率。
  • 杨仁忠,侯紫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IEEE 802.11 的无线局域网结点工作在基础设施模式时,通常选择收到的信号强度(RSSI)最大的AP 建立连接,但这种方法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和性能的下降,而目前的解决方法要么没有考虑结点的真实负载大小,要么增大结点的切换次数,对系统性能的改善并不是很理想。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AP 当前负载和带宽大小等因素的负载分配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整体性能上要优于其它方法。
  • 杨璐,吴清亮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0-1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带来的可预测性入手,小结了两类常用的预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然后根据已有预测算法,将预测结果引入经典主动队列管理机制——RED 算法中,提出了基于流量预测的RED 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控制平均队列长度,提高主动队列管理的性能。
  • 杨怀洲,李增智,王 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3-1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向业务环境中的基础业务,以JMX 作为基础结构,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准则和管理模式,生成与原有业务相关联的管理业务。以流模型为基础,以业务级约定SLA 为驱动,该业务管理结构可以实现基础业务的协作,构建复杂的合成业务,实现特定的商业应用,给出了过程拓扑结构,说明了相关商业过程管理问题。最后,给出了用于监视和控制业务的度量模型的模块化构建方法。
  • 李海越,冯国奇,王成恩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6-17,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品数据对象分布问题一直是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DPDM)研究的热点。基于当前硬件条件的限制和信息的海量性,把合适的产品数据对象分布于合适的位置成为决定一个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性能的很重要因素。因此,该文以国内某通信公司的实际应用为背景进行了产品数据对象分布分析,提出了一个综合目标驱动的产品数据对象分布模型,所提出的产品数据模型通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 吴云波,李志蜀,王莉,胡建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8-19,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配置困难以及控制技术的复杂性,IP 组播(IP Mmulticast,IPM)至今仍未在Internet 上得到推广。而以Overlay 方式在Internet中提供灵活有效的组播服务则成为近年来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在基于Overlay 的Internet 组播(Overlay Multicast,OM)中实现有效的QoS 和可靠性保证,这已成为OM 研究的新课题。该文通过建立组播QoS 的数学模型,对基于Overlay 实现Internet 组播的QoS 和拥塞控制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马 杰,樊建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0-22,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缀缓存是用来减少互联网上传输量与响应延迟的技术。在前缀缓存技术中,对所有文件固定每次缓存分配空间大小。该文将根据流媒体缓存机理,提出了节省时间比率的概念来表征流媒体缓存系统的播放保障能力,依据时间特性提出了因码率而异的缓存保存方法,来减少固定大小缓存保存方式带来的时间差异量。
  • 花广如,周雄辉,阮雪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3-24,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遗传算法的工序排序优化,在进化过程中需要保证其个体的有效性,也就是工序之间存在的各优先级约束应该在每个个体中得到满足。通过将遗传算法进化中得到的随机个体的工序排序与预定的各优先级约束进行比较,调整个体的工序顺序关系直到满足全部的优先级约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双向链表数据结构,开发了约束调整算法的通用程序,并将其嵌入到遗传算法中。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 刘章林,石学林,冯晓兵,张兆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简单但具有代表性的配对寄存器为例,分析了编译器中间表示设计中使用配对信息所需包含的要点。结合编译器中数据流分析,指令调度和寄存器分配的需求,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表结构的中间表示及构造算法。所提出的表示方法同时考虑到编译器的可移植性,以便于在不同编译器中实现。
  • 王贤敏,王 乘,周建中,关泽群,吴沉寒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遥感影像中不同权限机密信息隐藏算法,该算法基于遥感影像融合且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权限,进行遥感影像中机密信息不同程度的隐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强的透明性和大的信息隐藏量,而且对于JPEG 有损压缩、附加噪声、伸缩、滤波、旋转和裁剪等各种常见的影像处理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刘遵雄,况志军,刘觉夫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核主成分回归原理及其与最小二乘方法关系的基础上,针对电力负荷中期预测的影响变量间存在着的非线性关系信息,提出使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进行电力负荷中期预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误差传播的问题,系统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使用核主成分回归进行了模型实验,探讨了模型训练样本选取、数据处理、参数选择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表明,在模型不很复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直接搜索的方法有效地设置应提取的非线性主成分个数p 的值。
  • 王继晖,周兴社,施笑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34-36,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监测技术对于分布式计算环境下进行任务分配、负载平衡、容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给出了分布式环境中资源监测技术的一种资源监测构件设计思想,在策略上包括PULL 和PUSH 两种资源监测模式,并在基于计算域的分布适应性资源管理支持系统(ARDRM)中进行了试验分析,表明PULL 模式的资源监测模式易于编程实现,可灵活地获取在一个计算域内监测所有计算节点所必须花费的时间。而PUSH 模式的资源监测模式具有更精确的监测周期。
  • 胡 敏,平西建,郭 戈,丁益洪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37-39,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动轮廓线模型应用于细胞核的分割。在利用极限腐蚀检测到每个细胞核的种子点后,以种子点为中心点分别建立一个基于极坐标描述的生长Snake 模型,加入了一个基于区域相似度的生长能量,克服了传统模型须将初始轮廓置于真实边界附近的缺点;在应用贪心算法求解时,搜索空间由常规的8 邻域减少为径向的两个相邻量化点,提高了计算效率。
  • 王英梅,刘增良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率风险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如交通、能源、化工处理、航天、军事等。文章采用概率风险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的逻辑构成、网络攻击和攻击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故障树描述了网络系统被攻击的原因与途径,并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
  • 软件技术与数据库
  • 任常锐,柴跃廷,刘 义,王 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SCOR 模型以及供需链的性能分析,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供需链系统重构方法,涵盖了供需链的建模、分析、改进、实施等各个阶段,并且介绍了为使供需链系统的重构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而自行设计并开发的软件工具—SC EasyTransfer。
  • 文学志,宣恒农,许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方程模式来描述Malek 故障模型,把求该模型全体相容故障模式的问题转换为求方程组的解集,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求解方程组的解集和以此得到Malek 模型的诊断结果,为系统研究这类模型的方程诊断算法提供了典型示范和奠定了理论基础。
  • 梁建海,杜 军,孙秀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WSTB(Weighted Shape To Bit-vector)的相似搜索方法,该方法在线性分段的基础上建立时间序列曲线箱,而且创立具有相似形状的时序子序列箱后建立相应的索引,对给定序列和相似序列距离的快速计算,并根据查询的时间序列的特征确定相应的权重,不需要逐个检查子序列箱内容就可以进行快速索引。WSTB 方法避免了进行逐个距离比较而造成的巨大的计算量,从而明显地提高搜索效率。最后验证了方法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 唐开山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4 路插入的排序方法。给出了算法思想、算法描述、算法分析和实验结果。其理论意义是改进了一类时间复杂度为O(N2)排序法的时间复杂度,其实用价值是该排序法在一类时间复杂度为O(N2)排序法中排序效率较高的,其平均排序速度比直接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冒泡排序快66%以上。
  • 李 纲,岑雄鹰,陈叶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基于服务粒度等级与访问权限相结合的Web 服务单元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协同语义和宏观事件驱动的Web 服务协同模型,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一个应用实例。
  • 李 卓,陈 鹏,吴玲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入研究PACS 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结合CORBA 分布式对象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 的PACS 体系结构,并基于该结构给出了DICOM 图像存取服务的设计。新的体系结构不仅提高了PACS 整个系统的执行性能,还满足了PACS 今后发展中提出的较高的互联互操作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 肖 洁,吴晓洁,杨霞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际工作出发,详细介绍了基于 Release 模型的版本管理解决方案,对软件配置管理工作的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李 娜,钱乐秋,赵文耘,彭 鑫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64-66,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配置管理(SCM)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精髓所在。该文在研究了现有的软件配置管理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以及目前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个支持可变粒度的、面向过程的软件配置管理系统——FDSCM,并依次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配置项的分类、组织、描述和版本管理方面对可变粒度配置管理的支持,以及在支持迭代开发的过程管理方面的具体设计和实现策略。
  • 眭俊华,范灵春,张海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多种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指出其不足;充分考虑了模块内复杂度和模块间关系以及改错能力对可靠度的影响后, 提出一种正交体系结构下基于Markoff 链的软件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复杂度、开发能力、修改能力和使用频率对软件可靠性的影响,使用时对数据的要求不严格,易满足,可用于软件开发中后期。
  • 周文胜,叶晓俊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71-73,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现有的PostgreSQL 的恢复算法和ARIES 算法的比较,说明采用ARIES 算法来改进PostgreSQL 的必要性,并在分析现有的PostgreSQL 与恢复相关的几个实现策略上,介绍为采用ARIES 算法而设计的主要数据结构以及如何改进事务恢复管理器以便支持ARIES算法的事务基本操作和恢复管理的实现流程。这样比较显著地提高了PostgreSQL 的事务处理能力。
  • 万 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结构测试数据生成一直是软件测试领域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方法和手段尚未成熟。基于程序直接执行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因其动态性,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但作为其核心的搜索寻优算法一直不能尽如人意。该文在深入了解现有典型算法缺陷的前提下,从搜索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有助于改善的若干手段,目的在于提高算法效率,提高其实用化程度,显示出不错的实验效果。
  • 李长云,廖立君,金可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77-78,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软件体系结构抽象级别不一样,相邻两层的软件体系结构存在着确定的转换关系。从拓扑关系和计算关系的视角分析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层次语义,说明了相邻层的软件体系结构具有因果连接关系,上层是下层的抽象、约束,下层是上层的具体化、解释。
  • 李敏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 内核的实时网络备份系统(RTNB),并基于Linux-2.4.19 内核实现了系统原型。其工作在Linux 内核内部,对应用程序透明。在内核的设备驱动层入口处将记录块包装成一个三元组(数据,记录块号,记录块大小)进行网络传输。实现了相同文件系统下,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分区到分区的备份。同时这一设计支持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和存储介质。实验表明当带宽达到100Mbps时,同步备份和异步备份的存储时间均只比相应的本地存储有较小的增加,可以达到较高的备份效率。
  • 张淑艳,刘伟宁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82-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SPs 是目前流行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应用非常广泛。分析指出软件流水是实现TMS320C6200 高速算法的关键,该文详细介绍了进行代码优化实现软件流水的方法、步骤。以具体程序为例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代码优化前后执行时间的对比分析。
  • 王成良,张健,何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维表达式(MDX)的非结构化对增量操作的限制,提出了一个对象化的查询结构,并阐述了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对分析路径的跟踪和序列化的实现。该对象结构可以使OLAP 系统高效方便地实现对分析线索的维护和对分析动作的记录,提高了OLAP 系统的可用性。
  • 徐爱萍,刘德喜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联规则的下钻操作沿袭了OLAP 中的下钻的概念,它是通过对已经挖掘得到的用户感兴趣的规则进行再分析,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子关联规则。该文提出了关联规则下钻及相关的概念,并在该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下钻的算法及复杂度分析。
  • 彭 涛,张 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基于本体和XML 的数据交换系统的构造方法,通过用本体描述特定领域中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并用本体信息标记数据模型,使数据模型不仅具有结构信息,还具有了语义信息,为实现语义完整的数据转换提供了支持并方便了数据转换中的查询重组处理。
  • 颜玉兰,何克清,刘 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模型的自动转换,通过定义一个清晰的基于规则的模型转换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模型转换方法,用有限状态机技术解决转换规则的实现问题,并定义了适合规则实现机制的形式表示法,然后结合UML 模型到SQL 模型转换的典型场景,通过一个模型转换示例说明模型转换方法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适用于状态明显的模型之间的转换,促进了模型自动转换的应用和发展。
  • 尚绪全,张毅坤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96-98,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构件软件测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扩展的UML 状态图规约和时序图规约,以文献[1]4 个能模拟构件间交互特性的要素作为测试用例产生的基础,特别是分析了构件间的内容依赖关系和上下文依赖关系获取算法,从而提出一种有效地构件软件集成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
  • 许 立,罗 军,卢 凯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99-10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一致存储访问(Non-Uniform Memory Access, NUMA)是目前高性能服务器的主流体系结构之一,传统操作系统的调度器由于无法感知复杂NUMA 系统的拓扑结构,导致较大的远程节点数据访问开销。该文在深入分析O(1)调度算法对NUMA 支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NUMA 拓扑结构的分级调度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较好地实现了具有节点亲近能力的NUMA 调度,提高了数据访问的局部性,优化了系统性能。
  • 邢小英, 王维维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从数据精化、过程精化、再数据精化的两次数据精化的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传统Z 规约数据精化很复杂。该文先采用过程写出初始规范,对模式进行第一次数据精化,然后把它转换为Z 模式,再进行过程精化。最后再数据精化到目标代码。以常见动态Web 网页脚本语言PHP 为例,阐述了该方法。并为此写了一套从过程到Z 模式的转化规则,以及精化到PHP 的精化规则。
  • 骆红霞,李朝纯,梁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外两种事实上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cnXML 和ebXML 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异种电子商务规范间的互操作性保证的层次,并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消息层的互操作性保证方法。
  • 徐明昌,刘 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08-109,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数组访问越界这一类安全漏洞,以源程序的抽象语法树作为分析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静态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分析数组访问越界安全漏洞的表现,抽象出安全模式,然后根据安全模式以及遍历ast 过程中记录的节点属性构建安全规则,最后在安全规则的指导下实现对安全漏洞的检测。
  • 王亚民,郝建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DCS 组态软件体系结构,并阐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及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一种不同组态软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可行标准。
  • 邹光华,刘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PLC 梯形图逻辑表示为XML 数据,不同于采用二叉树来描述节点连接结构。根据不同的PLC 设备,配置相应的语言转换程序,可将XML 结构数据自动转换成PLC 设备的编程语言,如指令表或结构文本。若以通用单片机系统作为PLC 底层硬件,则可将XML数据转换为汇编语言或C 语言等,从而实现PLC 功能。面向新的IEC61131-3 标准,采用XML 作为与硬件无关的PLC 的编程数据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 高 俊,何守才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16-11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FP_growth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MFP 的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工作原理。 MFP 算法能在一次扫描事务数据库过程中,把该数据库转换成MFP 树,然后对MFP 树进行关联规则挖掘。MFP 算法比FP_growth 算法减少一次对事务数据的扫描,因此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
  • 网络与通信
  • 刘晏兵,孙世新,刘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19-12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具有QoS 特征、易于实现的排队算法一直是优化带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宽带IP 网络性能的主要途径。文章提出基于堆排序的PQ+CBWFQ 网络路由器排队调度算法进行具体实现,并给出低成本的硬件实现方案,对未来的高性能路由器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武树斌,刘贤德,王中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单片机LPC2106 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构建了嵌入式BACnet 网关。针对BACnet 网关的实时性要求,对CPU 处理速度、操作系统时间精度、内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μC/OS-II 对网关的多任务进行实时调度,满足了嵌入式BACnet 的实时性能。
  • 周继华,王国辉,石晶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MANET 中基于AODV 路由协议的自动配置和Internet 接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E-AODV 系统;通过扩展AODV 协议,E-AODV 系统可以实现路由、IPv4/IPv6 地址自动配置、域名系统和服务发现,并为MANET 提供接入Internet 的能力;在移动自组织IPv6 网络试验床上对E-AODV 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王青山,张信明,陈国良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网络流量的突发性和随机性,采用插值的方法对节点的寿命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插值法的功率路由算法,既考虑到电池的剩余容量又考虑到通过该节点的目前流量大小。实验模拟显示,相比较线性模型,网络主要性能都有提高。
  • 韩志楠,严 伟,张 丽,王 悦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30-132,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OSPFv3 并支持QoS 的anycast 路由协议AQSPF。该文不仅描述了协议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而且在实现的基础上对路由系统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测试结果证明了该协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孙 静,李智伟,王凤龙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33-135,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基于隧道的快速切换技术同缓存管理相结合,提出一个基于双向隧道BET 的缓存快速转发方案,有效地减少了缓存数据包的延时和失序程度,从而提高移动节点切换的平滑性。
  • 詹 玲,兰 洋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 DVR 文件存储和访问的特点,该文将它同TCP/IP 网络以及iSCSI 协议相结合,设计了支持网络数据块共享的DVR 网络共享系统,详细介绍了这种网络共享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测试和性能分析。
  • 叶 婷,杜 旭,潘 鹏,徐静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3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如何提高基于SIP 协议的VoIP 系统的语音质量出发,分析了该系统与MPLS 技术结合处的难点,并提出了一种支持QoS 的SIP代理服务器模型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设计结构清晰、可扩展性强,解决了SIP 代理服务器在IP 网络中没有会话服务质量控制能力的问题,是一种好的融合VoIP 及MPLS 两大技术的应用模型。该方案目前已运用于基于嵌入式Linux 平台的VoIP 系统中,完全能够满足高质量语音的需求。
  • 文 学,林亚平,王 雷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42-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星形图中可能产生死锁的问题,对星形图上无死锁的路径算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星形图上的两类最小无死锁受限条件,并给出了一个满足该两类最小无死锁受限条件的无死锁路径算法。同时还证明了文献[4]中提出的两个无死锁受限条件分别只是该文所提出的两类最小无死锁受限条件的一个特例。
  • 徐静华,左冬红,潘 鹏,叶 婷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45-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多进程的VoIP 网关中,需要识别不同的SIP 包,判断是否需要穿越NAT,该文参考SIP 的ALG 草案,将下层的SIP 消息发送到应用层来进行识别区分,将需要穿越NAT 的SIP 消息修改后转发出去,而不需要穿越NAT 的SIP 消息就不作处理,直接转发。该方案无须扩展SIP 协议,就实现了在多进程的VoIP 网关这样的应用场景下的多路SIP 会话。
  • 李 斌,辛海红,胡铭曾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48-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基于零拷贝思想的用户级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传统操作系统在处理网络数据包的过程中多次拷贝而造成的延迟进行了仔细分析,设计了一种内存映射机制,使用户的应用程序避开了操作系统核心的干预,直接与网络接口进行交互,并有效地完成操作系统核心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地减少了网络通信的开销与延迟。
  • 安全技术
  • 黎,王正华,章文嵩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5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Web 服务器集群的调度技术中,基于内容的调度是一种主流的调度技术,有很多的优势。但目前流行的基于内容的调度系统普遍存在系统可扩展性差,调度器性能瓶颈问题,而不能充分发挥基于内容调度的优势。该文研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内容调度系统TCPHA,它在操作系统内核工作,实现了一些最新的技术,如TCP Handoff 技术、动态IP Tunnel 技术、ARP 过滤技术等。性能测试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内容调度系统,TCPHA 有着更高的性能。
  • 李保红,侯义斌,赵银亮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54-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播报文认证机制,该机制结合了Hash 树和Hash 链两种方法的特点。在发送一组多播报文时,首先将其划分为大小相等的多个子组,子组的大小由预计抵御的突发丢包发生次数确定。然后为每个子组内的报文建立一棵Hash 树,并将每棵Hash 树的树根附加于之前的若干个报文中,从而构成了Hash 链。该文使用了两种丢包模型对这种机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其结果表明该机制在达到相同校验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通信开销。
  • 何玉宝,刘正捷,田晓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57-159,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多数的网站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因此要考察与网站相关的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网站信息可视化。而可视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对网站拓扑结构等一些基础数据进行提取和表示。该文提出了一种网站拓扑结构及基本信息的提取方法。其中包括提取过程中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关键技术以及数据的表示和存储结构等。介绍了基于这种方法所开发的一个网站拓扑结构自动提取工具,以及利用该工具所进行的应用试验。
  • 王友波,刘明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6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椭圆曲线上点加运算的速度在整个基于FPGA 设计的椭圆曲线密码应用系统实现中极为关键。在对已有的几种投影坐标系下的点加运算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FPGA 设计实现的椭圆曲线上的点加运算方案。同时结合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具体约束给出了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曲线点加算法的并行优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投影坐标下的点加运算较原来的算法在速度上提高了22%。
  • 郑捷文,许榕生,张 晋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数字取证和数字取证模型的概念,然后通过对基于刑事侦查和基于企业内部网的数字取证异同点的比较,结合数字取证在非数字化犯罪领域应用中的特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局限于特定数字取证类型、以取证实施者为中心、使用状态转换图描述的抽象数字取证模型,采用取证循环的形式描述了数字取证的过程和特征。
  • 宋 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安全性是其运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数字证书,利用公开密钥加密和数字签名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多媒体会议系统中对与会人员的信息保密传输和身份认证的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成功解决了多媒体会议系统中一个安全管理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 暴志刚,胡艳军,顾新建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69-170,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RBAC 授权模型,提出了权限管理的基本思想。然后分别介绍了两种权限管理实现方法的数据库设计和在程序中的实现,并且给出了实现的效果图。最后从适用性和可重用性两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
  • 刘伟 ,张玉清, 冯登国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71-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介绍CC 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通用准则CC 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以及CC 评估角色和类型等主要问题,并对CC 评估配套方法——CEM 及其评估流程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在总结CC 评估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CC 评估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尹春梅,李明楚,马剑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原有安全策略的被动局面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弱点,设计并实现了honeypot 扫描检测系统,将主动防御的honeypot 技术和被动防御的入侵检测相结合,设计了检测慢扫描的二维链表结构,引入了事件机制,并对已有的扫描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成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现在的系统中。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扫描预警,检测慢扫描和未知攻击的能力,误报率和漏报率都很低。
  • 张祖平, 王磊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77-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研究基于C/S 与B/S 模式下系统的权限控制技术,综合考虑其设计与实现的共同特点,针对目前信息系统中操作用户多、用户分工显著不同、不同用户操作功能菜单相异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应用层的角色管理权限控制通用策略与方法,并且论述了具有很强通用性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技术。
  • 刘 强,邓亚平,徐 震,董世蓉,殷 科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80-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了目前Windows 系统中采用DLL 技术的木马程序的检测技术,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检测基于DLL 转发机制木马的新技术。
  • 李华波,吴礼发,张兴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83-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安全配置模板”,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SBAC 的Apache 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模板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工具,使得Web 服务器的安全配置工作变得十分简便,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Web 服务器的安全。
  •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 袁 磊 ,张浩 ,陆剑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86-188,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面向领域知识表示模型的共性与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XML 表示框架模型。首先,给出了关于本体及知识建模的相关定义,并对领域知识进行了简单定义及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面向领域知识的本体知识模型的XML 表示框架,对领域知识建模从领域模式和领域知识库两个方面进行了建模研究,实现了组成领域知识模型框架的两个子框架模型。
  • 李智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8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对障碍物的发现与学习以及对路径的规划问题,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即增加机器人对环境信息的提取并建立地图模型的过程,采用判断当前位置与目标位置的连接线段与所建立的地图模型中障碍物冲突关系的方法,将机器人的行为分为两类:沿障碍物边界行走或向目标点位置移动。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机器人面对障碍物时对运动方向的计算、选择方法与一种简化学习障碍物信息并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
  • 庄新村,卢宇灏,李从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93-194,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遗传算法对车间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给出了自适应的遗传算子,进行了遗传算法参数设置。采用这种编码方案、遗传算子和参数使得遗传操作大大简化,能达到有效的调度作用。最后,使用标准实例对算法有效性收敛速度进行了验证,并作了简要分析。
  • 曹 奎,谭水木,冯玉才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95-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现有灰色系统研究成果的启发,将灰色聚类方法应用于CBIR 的研究中,建立了CBIR 与灰色聚类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灰色聚类的图像检索技术。该方法首先对用户主观性相似判断进行定性分析,确定若干个灰类;然后采用相应的训练算法建立各个灰类的白化函数;最后,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数据库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检索结果集。这种方法既考虑了人类视觉感知的特点,同时又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从而使图像检索的效率与性能得以同时提高。
  • 危水根,陈 震,黎 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198-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光流场技术计算方法。它采用类似差分的方法从图像序列的多帧图像中检测出运动目标区域。通过代数运算减轻了Horn 算法中全局约束对运动边界的影响。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 薛京生,孙济洲,杨国强,孙宇 ,何宏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01-202,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的实现途径,并针对这种算法对初值敏感的缺点,研究实现了一种已被应用的模糊C 均值的自适应算法,即将用于聚类分析有效性评价的混合F 统计量与算法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能够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避免在聚类数目的选取上存在的主观性,解决了聚类中的全局最优问题,提高了算法的可靠程度。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及有效性评估已在某市应急指挥系统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 牛宗标,吴秀清,李 滔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03-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光学遥感图像的配准,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分割出参考图像和待配准图像中的高亮度小面元,根据小面元自身的几何特征,获得小面元间的模糊匹配,然后进一步利用RANSAC 方法确立小面元间的精确对应关系;提取匹配小面元的中心作为控制点对,解出仿射变换的参数,从而实现图像的自动配准。利用实际的光学遥感图像进行试验,获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 陈雪荣,敬忠良,李建勋,孙韶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06-207,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评价人脸识别算法或系统性能时,通常采用识别率来衡量识别的效果。但识别率仅表示识别通过的数量比率,并不能表示识别通过的质量,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识别的效果。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危险系数的性能评价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红外人脸识别的实验,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这种评价方法还可以被推广到目标识别的其它领域。
  • 曹立军,王兴贵,秦俊奇,赵 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08-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故障预测的特点和要求,将案例推理引入到故障预测专家系统的设计中,阐述了案例的描述和检索方法。并以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案例与规则的故障预测推理机制,对二者的结合方式作了阐述,给出了专家系统的整体实现结构。
  • 王光强,周佩玲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1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MDH 是一种具有自组织特征的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建模,股指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数据,具有混沌特性。该文将相空间重构引入了GMDH 神经网络的建模中,并将之应用于道琼斯等股指的预测。同BP 神经网络方法及一阶局域预测法相比,GMDH获得了更好的预测效果。
  •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 同鸣 ,郝重阳,刘晓军,陈砚圃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13-214,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音频信息隐藏方法均不能严格保证有很好的知觉相似性,因而隐蔽性差。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相位修正的信息隐藏方法,即固定附加相位法。该方法基于人的听觉对音频信号相位信息的不敏感特性,通过修正多帧信号使其具有相同群延迟特性来实现信息隐藏。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在无信道干扰条件下,与传统各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几乎不会导致听觉感知的任何失真,听觉相似性最好,误码率低,适用于宿主载体为高音质的音频信号。
  • 范良忠,郁梅,蒋刚毅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15-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思想分析光线空间数据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方向匹配的光线空间插值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插值方法插值生成的光线空间与传统的线性插值方法和自适应滤波插值方法生成的光线空间相比在PSNR 上分别提高了3.44dB 和1.97dB。
  • 方延龙,周 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18-220,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H.264 中内插分数像素运算复杂度大的困难,针对H.264 编码的特点,提出了用1-D 滤波代替2-D 滤波的快速内插分数像素的方法。实验表明,在编码性能损失很小的条件下,可以使得内插分数像素运算的时间复杂度大幅度下降,该算法对于H.264 在复杂度受限的平台上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胡 涛,刘改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21-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EZW 算法存在的多种不足,在已有的多种改进形式基础上,综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频子带重要系数优先扫描机制和两次子带扫描机制,充分利用同一分辨率高频子带间和同一子带内重要系数的相关性,并对零树进行扩展,对EZW 算法作了进一步改进。通过和当前流行的静态图像标准JPEG 及JPEG2000 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赵 爽,李学军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24-225,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光线跟踪速度,在深入研究和比较各种光线跟踪加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自动分组技术的改进3d-DDA 快速跟踪算法。该算法并不将整个空间进行剖分,而是采用自动分组,将包含实体数达到某一门槛值的组进行剖分,并结合包围盒进行判断。网格内保存所含实体链表,以跨越一格光线参数t 的变化量为增量前进。该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绘制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左右,为快速生成真实感图形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 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
  • 秦宣云,卜英勇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26-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应用海底富钴结壳微地形的分形性质及其微地形分形插值重构方法,在Visual C++开发环境下,引入OpenGL 三维图形标准,实现了海底富钴结壳微地形的可视化,为富钴结壳矿床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一般的地形的可视化、真实性和可测量性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 金正操,侯紫峰,杜晓黎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29-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针对机群系统中硬件的监控方法。在机群系统中,对硬件监控信息的采集采用了通过硬件直接读取被监控硬件信息的方法。在传输方面,考虑到机群本身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一种有层次的串口网络系统,同时也设计了一种软硬件相结合的通信协议,具有和机群同样的可扩展性同时,也符合大规模机群的信息采集的性能要求。
  • 季鹏 ,乔为民,敬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32-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采用MSC1210 单片机,结合CPLD 和DDS 设计的一个电源测控模块,它通过RS-485 总线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来控制电源的开关、调节和状态获取等。实践表明,该模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实时性和适应性。
  • 常晓涛,张志敏,王鑫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34-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确评估系统芯片(System-on-a-Chip)在各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需要仿真不同的向量集。评估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计算花费在时钟树功耗上。通过对芯片功能的分析,可以将时钟树功耗单独提取并加以计算,然后只需要每次计算出芯片其它部分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即可得到系统的总功耗。在“中科SoC”设计中的实践可以看出,该方法同传统方法相比可以节省10%以上的计算时间和大约13%的磁盘存储空间,而功耗估计偏差不到0.1%。
  • 左 琦,付宇卓,程秀兰,黄 洋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37-239,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性能,通用处理器中所广泛采用的cache 技术被引入到了嵌入式处理器中。该文采用基于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嵌入式应用环境下几个主要的cache 结构参数对cache 性能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还考虑了不同主存实现方式带来的影响。
  • 刘 洋,林争辉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40-241,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高速DDR SDRAM 控制器设计以及在视频解码芯片系统中的应用。该设计将DDR 控制单元和系统内部总线仲裁单元较好地整合成统一的控制器。根据DDR 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带宽要求,给出了DDR 控制器关键部分在结构上和时序上的优化方案。同时还给出了FPGA 原型验证的策略以及最后FPGA 和ASIC 的实现结果。
  • 何启海,方 钰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42-244,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网格环境下基于PDA 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以强大的交通信息网格为支撑,在PDA 嵌入式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交通信息,尤其是动态信息的获取、可视化、分析、输出等服务。该系统为PDA 用户提供基于网络技术的实时交通路况、动态路径决策等传统导航设备所缺乏的实时动态信息。从系统总体架构、实现的关键技术、与后台网格的交互过程等多方面介绍了该移动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金 真,唐明浩,蒋 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45-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结合当前广泛存在的Internet 网络实现微控制系统的远程控制,是该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μC/OS-II、μIP 以及蓝牙技术的应用研究,给出了一个基于μC/OS-II 的Internet 远程监控系统的嵌入式实现方案,并阐述了本地蓝牙无线通信管理任务和基于uIP 的Web server守护任务的实现方法。
  • 简大圣,李 曦,王爱峰,雷 霆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48-250,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现有动态电压调节算法,提出了改进算法的频率设置部分,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并在Linux 系统上实现了这些算法。经过在物理平台上的测试,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减少系统能量消耗。
  • 贺 瑜,刘 刚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51-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湖北省建始县为例,研究了海拔、坡度和坡向与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关系,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在MapGIS 支持下,该文综合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及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实现了该模型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数字化定量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高效、准确和可视化的特点,可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 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
  • 刘兰娟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54-256,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inBox 系统是为证券行业“大集中”模式下IT 系统协同工作而设计的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定制的Linux 操作系统、特别研发的LP 中间件平台和ARC 管理中心,组成一套LinBox 技术系统。在此系统上,集成可管理的各种应用,从而实现低成本、低风险、易管理和高可用的目标。
  • 宋丽红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57-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探讨了DirectX9.0 开发工具包中DirectPlay 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其所支持的两种通信模式,提出了基于DirectPlay 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室中数据传输及组群管理功能的实现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可以使用户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节省带宽,让更多的计算机参与到网络教室中。此外,还探讨了DirectPlay 与Windows Socket 编程的异同。
  • 彭文敏,何楚,孙 洪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60-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个基于二维矩阵类的图像核心库,巧妙地将图像处理的各个流程进行了封装,实现界面与图像核心过程分离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然后在算法模式设计上引入动态插件式DLL 的技术,通过设计统一形式的DLL 算法模块和算法接口,借助独特的文本解析机制使得仅仅更新一个.hii 文本文件就可以动态地将算法加入平台,实现预期算法与平台分离的目标。
  • 曾俊轩,杜旭,范 薪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64-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PC860 芯片因其丰富的接口和强大的通信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但是,它不能直接扩展出两个以上的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口,限制了应用。该文分析了实现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其PCMCIA 接口扩展的双100Mbps 以太网接口的实现方案。
  • 马永恒,熊前兴,杨金娥,李玉强,车 蕾,杨 健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67-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数据转换服务(DTS),提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即不能定时、自动地将Xbase 数据库(dbase, Visual DBASE, Clipper, Foxbase, Foxpro and VFP 等)中的数据导入到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中。为此,本文开发了ActiveX 脚本和Java 数据转换应用程序,弥补了DTS 在此方面的缺陷,为企业应用系统集成在数据库层面的集成提供了一个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张翠丽,张申生,李 磊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70-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料清单(BOM)是ERP 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制药行业的BOM 除了具有BOM 的通用性外,还具有本身的特点。该文在分析制药行业BOM 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适合制药行业BOM 的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和高效的物料低位码计算算法、成品分解算法和任务分解算法,采用存储过程实现。
  • 孟宪福,胡书敏,田功平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73-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移动Agent 技术引入分布式数据服务领域,借鉴传统分布式数据查询策略和现有基于移动Agent 模型的做法,提出了基于MA的分布式数据服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处理流程。该模型已被应用于在线购物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析取模块中。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分布式模型相比,该模型在站点多、数据析取量大的情况下有明显的优势。
  • 蔡艳宁,叶雪梅,汪洪桥,方文泯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76-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传统军事训练考核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的军事训练考核数据仓库模型设计方案,介绍了其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设计方法。以Visual Basic 语言和Microsoft Analysis Service 为基础阐述了该模型的实现方法。
  • 王 颖,吴荣泉,黄美锋,邵培南
    计算机工程. 2006, 32(1): 279-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面向服务的框架(SOA),基于企业应用系统原有底层架构,结合Web Service 和传统企业应用集成(EAI)解决方案,讨论了面向服务的EAI 框架,并给出.net 平台下对已有应用的Web Service 封装实现。